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艳
[导读] 随着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张艳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小街子小学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强调培养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可以达到小学生要学、乐学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   培养   小学  数学教学
        引言: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一些极具抽象性的概念、符号和公式等,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都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这两种因素组合起来,非常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本文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入一些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较为感兴趣和熟悉的生活化事物,并提出相关的生活化数学问题,以此来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内容以一个具体事例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小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相关生活经验来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使数学抽象性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化,让小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体验和学习,从而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启发小学生的自主思考。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课堂上来将生活化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动态的教学形式来进行呈现,促使小学生可以有效加深数学知识印象,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1]以圆柱的侧面积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可以先引入问题:什么是侧面积?侧面积怎么求得?然后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讨论。在小学生讨论结束以后,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示一个圆柱形的薯片桶,然后用动态的形式来进行分解展示,以此来让小学生直观的明白什么是侧面积;接着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小学生通过教学视频的观看,来深刻地了解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怎样一个图形,从而让小学生知道侧面积与圆柱体的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的生活化教学,来充分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事物进行相互关联,最大化消除小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


        二、加强师生间互动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他们开展有效地引导。所以数学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沟通,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有效调动。数学教师通过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来有效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烘托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进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2]以小学数学教材中《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然后再准备一些明码标价的商品,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随机抽取几位小学生来进行商品教育,在此环节中,数学教师需要参与进来,以此来有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充分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来让小学生可以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结合之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来进行人民币找兑,这样在加深小学生人民币印象的同时,还有效的锻炼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举两得。在这样和谐、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的学习活跃度充分被调动了起来,同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和锻炼,从而实现了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三、开展实践操作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又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和天性好动的性格特点,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教学活动,并将这一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操作活动可以以它的形象具体性来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有效锻炼和提高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帮助小学生加深数学知识印象和记忆。[3]以图形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来利用剪刀、白纸,来剪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等多种形状的纸片。然后引导小学生对每个图形进行重合对折,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才发现可以重合的图形有哪些,不能重合的图形又是哪些。数学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教学活动,来让小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让小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并可以在此过程中充分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小学生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积极的进行总结和分析,做到不断地创新、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探索,总而达到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J].新校园:中旬刊.2017(2):112.
        [2]梁海.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30):61.
        [3]李宏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