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庆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 518026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技术逐渐在我国的各大领域得到了有效地应用和推广。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的大部分校园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逐渐打破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将发展学生健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立体化的在体育课的中呈现出来。本文从体育课堂评价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工具,一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作等元素综合处理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内容,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心率监控,视频动作分析,运动轨迹捕获等智能设备将学生的运动强度,运动效果可视化的展现出来,最后通过即时反馈系统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反馈给学生及教师,充分的将体育课堂高效的运转起来。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1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1课堂评价具有时效性
在以往小学体育课堂中,课堂评价往往是伴随着学期末的体质健康测试及阶段性学习评测,课堂评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的评价不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体育课的身体锻炼情况及课堂练习的密度、强度等。新时期,运用信息技术,将课堂中会用到的评语,练习的掌握情况,通过智能软件进行排列组合,在课堂学习完毕后体育老师直接通过智能软件对学生进行分批点评,同时可穿戴设备将学生的心率,课堂练习密度等信息实时反馈到相关智能软件中。学生,教师及家长即可通过相关智能软件及时了解到学生的课堂练习情况。这种课堂评价方式简单高效地将学生的锻炼情况及体育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时效性高,能不断激发学生体育课的主体意识和锻炼乐趣。
1.2课堂评价的准确性
体育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身体锻炼情况及运动技能获得的一种反馈,评价方法是否有效,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关乎着学生下一阶段的巩固练习和提高。例如在练习跑的内容时,学生在课后即时了解到本节课的心率变化,和过往的跑步心率相比本节课的心率哪一阶段还需要提高和练习,通过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能够非常准确的显示出来,对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是非常强的。
1.3课堂评价具有多样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体育课堂评价中,通过信息技术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运动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评语结合学生课堂身体锻炼情况编码成不同的数据,将每个学生不同的课堂反馈通过不同组合的数据显示出来。多样化的课堂评价结果将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清晰的展现出来,这离不开丰富的数据支持,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1.4课堂评价具有全面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手段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是开创性的,它将体育课堂中所有的教学与训练环节用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和传统体育课堂评价相比,信息技术所包含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和训练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教师及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为促进学生身体其他方面的素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2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评价中的应用原则
2.1以学生为主体
在体育教学环节中实施课堂评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评价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模仿、学习他人正确的技术动作,客观的去评价自我,超越自我。
例如,在学习“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视频教学播放正确的技术动作,再进行慢动作回放和讲解,让学生对“跑”这一技术动作有清晰明确的认识。然后再和每一位同学自己跑步技术动作做对比。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通过正确的动作对比,学生们能很清晰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动作哪里需要改进。同时也在优秀的动作分析中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不断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热情,主动学习有用有效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此外,这种评价模式还能解决以往教师因评价单一,片面从而造成结学生厌烦动作学习的弊端,有利于体育课堂知识与技能教学环境的创建。
2.2阶段性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体育课堂正是学生发展和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一般来说动作技术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
体育课堂是实践类的课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课堂进行评价需要关注学生在每一项运动技能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发展运动技能。
例如。在发展学生“单脚跳”的运动技能时,第一阶段的课堂评价不应过多的围绕“单脚跳”的动作细节,而是要正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学生动作学习的分化阶段,课堂评价可以以学生为主体,纠正与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动作慢慢做准确。在动作学习的巩固与自动化阶段,课堂课堂评价要通过数据告诉学生练习了多少,有效率是多少,这样能不断完善动力定型,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
2.3多维性原则
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是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信息技术本身有着它独特的特点,但运用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还是不能违背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多维性原则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具体而言,运用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评价中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评价内容方面,例如一节“跑”的课,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课堂教学要素、课堂教学结果、学生的参与度等各个方面的立体呈现,但教师在选择评价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评价的目的,也要考虑到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要求,让学生明确“跑”这一技能的基本规律。
其次是评价主体的多维性。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往往是体育教师。
而评价主体多维性则要求评价主体既有课堂内的体育教师,还要有课堂教学之外的人员,如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除此之外还要有同伴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通过一款智能APP,信息技术可以轻易的改变体育课堂中原来单纯以他评为主的方式,重视自评和互评,从而提高体育课堂质量。
最后是评价方法的多维性。在体育课堂中评价学生学习了多少内容不只是只看学生在课堂中的的运动参与度、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从学生上课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情感投入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达成评价内容的多纬化。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也需要更多地采取课堂观察、学生成长记录、真实性评价等方法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既重视客观、量化的评价方法,也重视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展现出来。
3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3.1可穿戴设备,即时反馈系统的构建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工具,一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作等元素综合处理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内容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心率监控,视频动作分析,运动轨迹等设备将学生的运动强度,运动效果可视化的展现出来,最后通过即时反馈系统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反馈给学生及教师,充分的将体育课堂高效的运转起来。
3.2智能APP的使用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通常会使用许多智能APP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立体展示,如“班级优化大师”、“101教育PPT”、“雨课堂”等智能学习评价软件。体育课堂大部分时间是户外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对智能APP的选择和使用上更加要简单实用。需要开发与智能手环、学生运动轨迹记录、运动项目相匹配的体育课堂评价软件,最后在通过教师及学生的共同评语,立体的将体育课堂的学习锻炼效果展现出来。
3.3阶段性评价反馈
在体育课堂中,运动技能的习得是有阶段性的规律。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中非常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这一阶段,通过多节课的课堂评价形成阶段性的大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公正的训练建议,体育教师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特定的练习,发挥特长,补齐短板,最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健康的成长起来,从而打造更加高效科学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范惠芳.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04):103-104.
[2]杨浩.小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88.
[3]施爱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3.
[4]谢艳平.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导学,2020(35):63-64.
[5]戴英杰.即时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时代,2020(20):90-91.
[6]李兴文.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评价的原则和方法[J].天津教育,2020(08):14-15.
[7]成福民,郑延峰.翻转课堂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评价机制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05):55-56.
[8]王有余.基于多维度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田径,2020(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