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肖冬红
[导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肖冬红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民族中学  湖南  蓝山   4258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的学习,对学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要重视初中历史的教学,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结合历史故事对待现实问题。所以教师大胆的更新教学形式,借助历史故事促进历史教学,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文就以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做出一系列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引言: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学科的特点,结合历史教材形象的历史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初中历史的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所以,教师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深度挖掘历史故事对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历史教学的进步。        
        一、历史故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牢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记忆,可以采用通过给学生呈现历史故事的教学方法。故事主要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在人们间传播,精彩经典的故事可以引人入胜,使人置身于其中,加深人们对故事的印象。一个好的历史故事,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历史故事来讲述历史教材内容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事件的时代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借助历史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避免照本宣科,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抵触和厌倦的情绪。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在充分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下,梳理历史事件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1]。例如,学生在学习“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和图片,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创设科举制的背景,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梳理,从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最终废除的原因以及科举制产生的作用等等,学生对科举制有了深刻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借助科举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今天的考试制度,现如今正规的考试都是封卷的,阅卷教师看不到试卷的姓名,是为了保证阅卷的公平性。但是以前科举考试,考官能够看到考生的姓名,严某在参加第一次科举考试时落榜了,就给主考官写了一首诗。后来他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恰好有碰到上次的考官,因为这个考官对严某的印象深刻,所以严某就考中了举人,成为了不封卷的受益者。

教师借助有趣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2.2借助已学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路
        历史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过程中,应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有效启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巩固。从而,使学生带着兴趣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且对下节课内容进行提前学习,达到巩固和预习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完鸦片战争后,紧接着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学生通过学习鸦片战争,能够很清晰的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和不作为。正因清政府的腐朽,人民被迫反抗,才产生太平天国运动。教师可以借助之前学习的明末农民起义,明朝末年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再加上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繁重,封建剥削严重,重人民生活民不聊生,于是,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通过教师讲解之前学过的农民起义这一历史故事,对于学生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思路,从而促使学生高效的学习历史[2]。
        3.借助历史故事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
        历史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历史故事教学方法,还要抓住教学知识点的重难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抽象的较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充分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切记不分主次,不分重难点,照本宣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针对某个历史事件,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理解或预习,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角色分配,尽可能的使学生扮演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事件。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充分理解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刻掌握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间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方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师应跟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适当播放历史资料短片,及历史相关的纪录片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情操。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教师可以有秩序的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使学生近距离且真实的接触历史文化,感受历史气息,通过播放历史故事的短片,震撼学生的心灵,与古人对话产生共鸣,进而,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了解历史背景,事件发展前因后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及愿望。           
        结束语:由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很多章节内容都是小故事,教师借助历史故事进行教学,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时期的学生,对未知事物有极强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新颖的教学形式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宜,对学生有很积极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4):76-77.
        [2]陈春丽.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