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吴秋婷
[导读] 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真理报》刊发的纪念文章《十月光芒指引未来》指出,
        吴秋婷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真理报》刊发的纪念文章《十月光芒指引未来》指出,虽然“十月革命的主要成就”早已不复存在,但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相信“十月的光芒”。
        一、新中国诞生——中华文明摆脱政治颓势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入侵和奴役,带来无穷无尽的战乱和苦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坚决斗争,最终改变了悲惨的命运。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遭受过世界政党史上前所未有的、炼狱地火一般的残酷考验。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约有2000万名勇士为国捐躯,有名可考的仅193万余人,其中大多都是我们共产党人。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雄——方志敏,担任赣东北信江8县苏维埃主席后,母亲迫于生活无奈向他讨些钱,方志敏诚恳地说:“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方母听了说:“晓得了,晓得了。姆妈这一趟没有白来,明白了仔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在就义之前,方志敏慷慨陈词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表达了对自己信仰的忠诚于坚守。 中国革命史上像方志敏这样的革命先烈很多,李大钊、恽代英、夏明翰、江姐、刘胡兰,一大批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彪炳史册、震撼灵魂,他们的牺牲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红色基因。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新中国成立,终结了自鸦片战争以后10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终结了自明朝中叶以后约500年中国社会总体下行的轨迹,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社会上升发展的新起点。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恐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以后,封建朝廷日渐走向闭关自守,与世界发展潮流渐行渐远,中国社会呈现出总体下行轨迹。旧中国这种封闭衰败的状况必须得以扭转,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新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为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新的政治前提,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二、抗美援朝——中华文明摆脱军事败势
        跨过鸭绿江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增。中国为何要出兵?第一条根本原因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当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挑衅说“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麦克阿瑟是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刚取得二战胜利,中国不过是一个穷国,刚解放,国力很弱。第二条直接原因是美国海军进犯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习近平总书记讲:“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改革开放——中华文明扭转经济劣势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短短三十多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进程。即便是最极端的挑剔者、最苛刻的批判者,也不得不承认,是中国共产党把过去西方社会当成天方夜谭的发展目标像变魔术一般地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的历史巨变,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中国人感到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坦承,“在经济领域,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故事”。

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敢为天下人先,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华西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每天早晨6点30分准时收听广播新闻,晚19点定期收看《新闻联播》。依靠对政策的敏锐嗅觉,吴仁宝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最前列,他率领华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纪腾飞”,实现了从农业样板村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再到农村现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以“大不了回秦城监狱去”的大无畏精神,冲破既往思想意识的牢笼,在荆棘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运作第一人。袁庚在闻利色变、谈富色变、谈钱脸红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带头实践24个全国首创或第一:第一个进行民主选举;在全国率先实行人才公开招聘;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冻结原有级别、工资等级,实行聘用制;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第一个实现住房商品化、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一个企业自办的对外开放港、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创办第一个股份制保险公司。以吴仁宝、袁庚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的大胆探索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出重要历史性贡献。
        四、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跟党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毛泽东同志讲,“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经典语言还有很多。毛泽东对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定位,深刻揭示了这个党的根本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具有了许多新内涵。2016年2月,在井冈山考察中,习近平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时10余次提到“不忘初心”。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赋予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新的内涵。2019年3月,在意大利众议院会见时, “70后”议长菲科提问当选国家主席时的心情,习近平主席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8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的情怀与担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方针,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就业、教育、社保、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持续向好改善。
        作为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做时代发展的“开拓者”; 要转变作风,做一心为民的“实干者”。马克思讲,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同志讲,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号召大家做“奋斗者”“奔跑者”。共产党人首先是实干家,在其位谋其政,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为老百姓谋求实实在在的福祉。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要成为当下我们抓工作的鲜明导向。结合具体工作来讲,就是思想要求实,过程要求实,结果要求实。态度要求实,就是对待工作要尽心尽力,不能只想着糊弄过关。我们必须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负责任地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到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作为党员干部,要锤炼党性,做共同理想的“信仰者”;要严守规矩,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 近年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得到深化贯彻,但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领导干部个人来讲,大家在各自的分管领域内都掌握着相应的权力,在公共资源分配上有一定话语权。我们的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行使权力越要守纪律、讲规矩,不能任性。否则,稍有不慎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战争年代是枪林弹雨,和平建设年代是灯红酒绿。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坚守初心中保持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将“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对党壮丽的事业无愧,对时代艰巨的使命无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