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千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41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特别是教育教学行业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化课堂的建设进程。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重点知识标注出来,突出物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直观演示操作实验的步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物理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演示实验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学习难度较高的物理知识时,在紧张心理的刺激下更是状态不佳,这种情况催生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不敢也不愿意学习物理知识。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扭转这种局面,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转化知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中生有了自己的意识和主见,会将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科上。物理学科的知识固然有趣,但是传统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却刻板机械、缺乏变通,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在现代化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教学,优化教学的形式,将知识以声音、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动态化展现出来,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行星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行星,在浩瀚的宇宙的中行星并不少见,仅仅是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就有八大行星,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了解一下行星运动的相关知识吧。”我在课堂开始并没有直接开始教学,而是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演示太阳系行星运动状态的视频,在视频中,八大行星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然而太阳也在绕银心公转,所以学生看到的行星运动状态是螺旋前进的,颠覆了学生的固有认知,给学生的感官造成猛烈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形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信息技术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体现在物理课堂中就是可以让不同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强烈反差,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涵盖范围较广,且错综复杂,现代化的课堂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无法找到课堂中的重点,自主学习受到阻碍。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物理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以放大、着色等手段重点标注出来,突出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找到学习的方向,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弹簧是常见的物体,如果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拉弹簧,那么弹簧会受到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这两个力就是相互作用力,这个现象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的体现,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和研究一下吧。”学生自主研究物理教材中的内容,由于这部分的内容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时找不到方向。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开展教学,将其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着重标注出来,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成功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三、给学生直观演示实验步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才能理解的知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单纯以口述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想象中,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没有太大帮助。鉴于此,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直观演示操作实验的步骤,学生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对实验部分的知识产生具体的认知,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直观演示操作实验的步骤。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识,接下来就借助实验验证一下这个定律的准确性。”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演示实验,使学生可以直观观看到实验的过程,遇到学生不懂的地方我给学生反复回放并详细解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直观演示操作实验的步骤,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物理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知识有直观的认知,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红.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6):3948-3952.
[2]广海云.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