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辉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高级中学 32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国教育实现传统过渡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在高中物理教学上,教学加入更多实验机会,学生在教育上不仅接触到理论的知识,还收货了不少做实验的经验。然而,高中物理教学在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教育的短板,课业实验逐渐增多,留给学生深入钻研理论知识的时间少之甚少。本文从实验教学的观点出发,探究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存在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实验教学
引言:在我国科教兴国事业的普照之下,各行各业所接触到的科技不断增多。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做实验来解决一些困惑,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升级为他们带来更多元的体验感,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的进步。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将实验作为主要部分,很容易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物理试卷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但是教育发展也离不开对理论知识的钻研。高中物理教学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挖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加实践齐头并进。
一、高中教学对物理课程实验过于重视
(一)教学体制与教学现实出现的摩擦
1.现代教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要求,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认识反而降低要求。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变革,大部分中学对理论加实践的教学体制还不适应,这让在这种境遇下生存的教育思想被桎梏。
2.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优势也隐藏着劣势
先进的物理实验机器被大批运向学校实验楼,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做实验,长时间下来,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通过做实验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如上课听不懂问老师一样,对于学生的自我思考也存在不好的影响。
(二)教师对物理实验过于重视
1.教师对实验的认识不足
实验是辅助理论更好的实践,而不是却而代之。中学很多老师都会向学生灌输以实践为重,因为动手操作了之后记忆会更深刻。事实上,实践让学生记忆深刻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完全取代理论为基础的地位。
2.老师的任务偏向物理实验
对于物理实验的过度赞赏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老师对其课后作业偏重实验的思想。老师在客观上是对理论的进一步探讨,但实际上,理论却在实践的光辉中闪耀,得不到主角的机会。不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课前参考,物理实验总是课程参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对物理学的全面认识。
(三)学生在物理学科上的基本认识不到位
1.对教师的过度依赖
在中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商的权威人物,所以,不论教师的观点偏向哪一方面,学生要摸索的只是找到更贴切的原理去证明教师的正确性。很多情况下,这样的思想确实维护了班级的团结性或者知识的统一性,但大大缩减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提升的机会,只有自我思考,才能在不足中找到弥补方法。过度依赖老师的教学,也倾向于物理实验而非理论知识。
2.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存在片面性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对老师过度依赖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认识不够的一种表现。在哲学上,我们称之为唯物唯心理论,认同物理实验的心态多是偏向唯物,这是他们赞同的真理。唯心则注重内心对物理学的认识。单纯从唯物理论认识物理是背离事物发展真理的。
二、解决物理课程过于重视实验的基础措施
(一)
1.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设计
教学课本针对现代社会环境的修订
课本是理论的基础,在编排课本的基础上,加入实验的模本,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但这样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滋生学生惰性思想,复制粘贴成为家常便饭;另一方面,让实验的过程一目了然呈现在学生面前,消磨了他们对待物理学的好奇心理。总而言之,适当的实验模板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过多的模板则会物极必反。
物理实验是对多个小试验的综合总结,发现摩擦力大小不一的问题、整理相关问题、设计实验步骤(寻找不同材质的平面)、搜集信息(浏览学术网站)、处理问题(具体物理实验以及询问权威人士的观点)、分析案例,总结是每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对于物理实验而言,设计必不可少,而这一过程需要各项信息的支撑。教育部署的物理实验从物理实验的出发点开始,逐渐强化每一步实验,坚定检验真理的标准要通过实验。
(二)学校体制的变革
高中学校应该尽量解决这个体制的不足
首先将实验列入物理教学的必修部分,整体而言,要着重理论部分的发展方向,同时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例如,对物理教学的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安排自主编辑实验过程的规则。在体制的作用中参进个人思考过程,不仅能在大方面下促进单个学生个体的进步,还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教师对自我教学素养的提升
1.对物理课堂的氛围进行调节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重教材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解决措施可以借助“趣味性”来钻研,首先吸引学生对于是驱使他们保持进步的一大因素。在物理课程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划分小组,小组合作探究更具有冲击性,他们对自己疑虑更了解。不论是进行实验,还是深入物理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2.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积极和学生沟通
物理实验是一门十分需要互动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老师在实验方面的点拨能够减轻他们面对做实验的压力,同时提起做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也能更好的吸收。
(四)学生要在不断磨练中形成自我思考的习惯
1.对物理实验的自我思考
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为理论的困惑找到解答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教学方案过于强调实验的作用。实际上,学生对理论教学也要重视起来。首先,以课本为基础,实验为实践,二者有序结合,达成一致;其次,通过撰写实验方案来找到平衡实验与理论的支点,每一步实验都需要理论的支撑,此时学生要做的就是提升自我思考的能力,反省自身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最后,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学生自身的不足可以通过考试展现出来。要达到自我的提升,考试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2.通过理论搜集实验所需的信息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往往需要了解读表器、螺旋测微器以及其他物理仪器的使用,这些对于物理实验来说,还是一类辅助完成的工具,最根本的还要依靠理论来进行实验。学生对理论进行分析,首先要对课本知识熟记于心;其次要学会利用网络的资源,例如高中物理教学网课以及相关的论文资料;最后,学生要懂得老师这本教材的重要性,对不懂得要及时提问,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对新问题要重视,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书面表达来进行问题的概写,以辩论方式进行新问题的探究。从而,对物理实验所需的信息已经搜集到大部分了,最后所需的就是再次检验,实验就是一个最好的检验方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探究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都需要一个验证的过程。理论加实践恒古以来就是各项科学的验证方法,通过实验能更好的探究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最好的开篇之说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发展过程的结论之说。近年来,基于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教育部署已经将物理实验纳入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于高中物理,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不断的上下求索,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培养出一代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艳.立德树人视野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路径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6-7.
[2]陈家波.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践意识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4):57-59.
[3]朱良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反思[J].大众标准化,2020(1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