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山
四川省合江县中学校
摘要:物理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内涵,了解物理学习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可以用更加科学的观点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了解新时期下物理教育改革的目标,从而根据学生的综合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将重点放在学生考试能力的提升上,却经常会忽视学生在兴趣、个性、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在教学观念上做出改变,正确认识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规划,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需求之上的教学才具有意义,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究,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教学“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用实践的方式去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做出示范,从讲台的一头走向另一头,第一次用比较缓慢的步伐,第二次用比较快的步伐,让学生思考两次的运动都存在哪些不同,并且鼓励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在教室里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运动的快慢以及方向上的相关知识,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结论;再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刷子等物品,让学生观察刷毛在摩擦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得到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养成
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学到更多有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设满足学生兴趣特征的教学情景,并且合理地使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的物理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愤怒的小鸟”来进行讲解。高中学生面临着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是比较熟悉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某个玩家在通关时的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知识去分析这个游戏,从而使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再比如,在教学“天体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充满魅力的特效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对宇宙充满兴趣,从而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物理学习观念。
三、加强学生的课下扩展探究
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发现和创造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扩展探究,使学生逐渐养成使用物理的目光去看待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良好创造能力的生成。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调查生活中的摩擦力的探究任务。摩擦力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学生没有仔细的观察和分析过而已,在本次的课下实践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自己生活中所设计到的各种与摩擦力相关的情形,分析摩擦力所导致的结果,记录下来,制作成调查报告,分享自己的发现。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扩展形式的探索,可以有效地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察意识,促进学生良好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文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物理教育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原则,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兴趣,并且还要通过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扩展探究来丰富物理教学的结构,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落实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娜.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温利利.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