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武莲实
[导读]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
        武莲实
        甘肃省甘谷县第二中学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此理念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物理,在生活中用物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笔者应用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组织生活活动。在本文中,笔者将理论结合实践地阐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割裂物理与生活关系地机械讲授物理知识,非但没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还使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错误认知,觉得学物理无用。立足传统教学不足,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此要求的提出,教师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指出了方向,即实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笔者深入探寻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多样策略地开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活动。
        一、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夯实教学基础
        在实施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割裂物理与生活关系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挖掘到丰富的生活资源。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资源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有效实施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基础。所以,在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带着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走进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找寻与之相关的现象,将此现象作为生活化教学资源,切实的夯实生活化教学基础。
        以“摩擦力”为例,在经历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早已与各种各样的摩擦现象进行了互动,对摩擦力建构了感性的认知。立足学生们的生活所得,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走进现实生活中,多种途径地挖掘生活化资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开发、加工生活化的物理资源,笔者获取了人走路时与地面进行摩擦的画面,准备在物理课堂上将这一画面以亲身示范的方式展现出来,一方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他们迁移生活经验对图片中蕴含的物理内容展开探究。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驱动学生探究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忽视情境作用,很少为学生们创设情境,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物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创设教学情境是以丰富的情境资源为基础的。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需要有生活化的物理情境的。

在组织物理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借助多样的途径挖掘了生活化的物理资源,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可以利用这些物理资源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的作用下,产生探究兴趣,同时自主地迁移生活经验,由浅入深地探究物理,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物理学习能力。
        以“重力和弹力”为例,在讲解“力和力的图示”该内容的时候,笔者立足课前挖掘到的生活资源创设了生活情境。具体地,笔者先用手拉动锯条、皮筋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接着,笔者将手中的粉笔扔掉,拖曳桌子上摆放的教材,引导学生们继续观察,看看此时产生了什么样的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有趣的直观的生活现象的作用下,学生们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边观察边思考,在自主性的作用下,初步地借助生活现象建构“力”的认知。立足学生们的探究所得,笔者继续提问: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吗?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们迁移生活经验和物理经验,自主地迁移生活经验,展现不同的物理场景用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体验此次活动,学生成为了学习物理的主人,尤其进一步地感知到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借助生活现象有效地理解了物理知识,也为在生活中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
        学以致用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建议,同时也是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学生们掌握了物理知识之后,直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觉得学生们解决了练习题就是在应用物理。其实不然,机械地解决练习题,不仅很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中,失去物理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割裂物理与生活的关系,难以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针对该情况,在实施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时候,笔者联系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活动,驱动学生走进生活中,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在组织了“摩擦力”教学活动之后,笔者立足挖掘到的生活资源创设了实践活动,如在雪天路面很滑,我们要如何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再如,如果将一张很重的桌子从走廊移动到教室里?借此使学生们迁移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加深物理理解,锻炼物理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指导,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学物理,在生活中借助物理经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桂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策略浅探[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8(Z1):89.
        [2]段永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8(21):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