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渝
重庆市长寿区实验中学校
摘要:学习数学兴趣很重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本文简要论述了几种初中生数学兴趣培养的方法,分别是微课导入应用,点燃学生热情;优化学生行动,提升学习效率;利用学生好奇,探索生活数学;借助H5课件,解决数学难题,期待能和各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激发;质量提升
兴趣在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他们对某一件事充满极大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将自身的大部分精力投入进去。数学并不是一件能够使人轻易感兴趣的学科。复杂的论证过程、演算过程,繁琐的数学公式和符号,要求极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都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数学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低下,这也是很多学生数学偏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就更有必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下,笔者仅分享几种自己教学中常用的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方法,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微课导入应用,点燃学生热情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接下来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微课凭借着自身信息化的优势能够对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极大的优化,在课堂初始阶段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接下来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相关内容时,笔者就借助微课进行了导入,笔者在微课中通过动画的形式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了浓缩,多角度、多方位的给学生呈现了不同的立体图形,以及几何体的截面,并且动态的展示了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整个动画中的图形配以绚丽的色彩,伴有动感的音乐,自微课一开始播放就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看完之后,学生对这一章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充足的兴趣。再如,在教学综合与实践“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相关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制作了这样一个微课——以时间为轴,给学生呈现了最初的计算器,到现代最先进的计算器,最早的结绳记事,古希腊人的安提凯希拉装置、中国的算盘、近代的机械计算器等等,都出现在了微课当中。通过这个微课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而且通过各式各样的计算器激发了学生好奇心。
二、优化学生行动,提升学习效率
优化思考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有效缩短学习知识点的时间。而如果想要在同一时间兼顾更多的学生,我们可以做的是,优化学生的行动。
一对多是我们目前课堂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不是对多个学生,而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很难兼顾。关注了快的,就担心慢的跟不上;关注慢的,又担心快的被耽误了。分层教学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从数学成绩水平的角度看,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分为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整个年级也是如此,有的学校没有分层,每个班的三个层次都相对均衡,这给课堂的兼顾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而有的学校分了层,快班的后进层几近消失,而慢班的优秀层也几乎没有,课堂的兼顾工作难度反而降低。
笔者的选择是,以及格层学生的学习进度为课堂进度的主线,也就是说,只要及格层的学生基本能跟的上,笔者就会把课堂进度往前推。这时就会产生两个问题:对于优秀层的学生来讲,课堂进度是相对较慢的,他们难免会多出一些闲置的时间;而对于后进层的学生来讲,课堂进度又相对太快了,他们跟不上也是大概率的事情。这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优化这两个层次学生的行动。
对优秀层的学生,笔者的做法是培养他们超前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珍惜自己的学习速度,力争用同样的时间,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情。课堂练习时间,笔者就可以更安心地关注及格层和后进层学生的进度,效率相比之前也提高了。
三、利用学生好奇,探索生活数学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初中生的好奇心普遍比较强烈,对知识、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有一种本能的探索欲望。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激发求知欲的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快乐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应用”相关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以下过程。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示对一次旅游活动两家旅行社的报价表各一份:两家旅游公司标价相同。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教师全额付费,学生按七折付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按七五折收费。
提出问题:学校拟由4名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假期去旅游,由学生讨论选择哪家公司较省钱?问题情境的出现使学生产生的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对问题进行层层剥离:(1)学生数不知道;(教师引导学生把学生数作为自变量,提示设为x(人))(2)经定性分析可知,当学生人数较多时,选择甲旅行社较好,当学生人数较少时,则应选择乙旅行社。因此选择哪家旅行社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3)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模)(建立怎样的函数解析式)。
教师通过设疑、解疑,逐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接近目标。由于问题本身来自于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大多跃跃欲试。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旅游总费用如何计算,它和哪些量有关系?”“问题中有哪些变量?”“有关变量的问题我们可否用函数方法试一试?”当学生列出旅游费用y与学生人数x的函数关系式后,最优化问题成为新的认知冲突。
四、借助H5课件,解决数学难题
H5课件继承了PPT的演示功能,借助一些H5制作工具(如:PP匠),教师可以上传PPT一键生成H5课件,这样的转换最大程度保留了PPT课件原貌、动画等,同时继承了PPT的演示功能。除了演示外,数学课堂也需要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探究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知识生成活动。H5课件基于最新的网页技术,能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动手探究难题。
例如,这样一道题——将直线y=3x+1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3x+m,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直线y=3x+m相交于点A,且点A的纵坐标是3.
(1)求m和k的值;
(2)结合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
在(2)中有两个函数图象,可以通过做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通过左右水平移动,观察与函数图象交点的高低位置,找出符合题意的正确自变量取值范围。这样的动手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参与探究,从而获得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H5课件实现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交互、色彩、创意的有机结合;H5课件通过学生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自主生成数学知识,让学习真正在课堂发生;H5课件基于网页技术,可发布成链接、二维码等形式加速自身的传播,让更多的学习者使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在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下,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需要丰富、更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随着H5课件这一新的教学资源的出现,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去尝试制作,也会有更多的学习通过H5课件的使用,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愉悦体验。
总而言之,借助多样化创新的教学形式,是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方法。当然,除此以上笔者提到的几方面之外,肯定还有诸多其他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增加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希望各位教师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发现、创造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初中数学课堂越来越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刘思程.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才智,2018(26):50.
[2]王世英.浅议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32):95~96.
[3]黄贤春.学好数学需要兴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