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
四川省阆中市妙高镇中心校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小学英语教学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再局限于如何向学生转移知识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看重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看重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旨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充分利用教科书和课堂中的德育因素,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以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生心性幼稚,正处于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应更加注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发挥学科的德育价值。当然,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适用性,相比于其他学科,英语具有自己的特色。而随着英语课程的改革,小学英语教学变得更加实用,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有意地融入了德育相关的元素,这为教师渗透品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所面对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德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教学的伟大创新和尝试。但万事开头难,结合我国英语教育现状而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当我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便会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一些学校的英语教育尚停留在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英语相关的基本素质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品德教育更是无从谈起,这导致德育未能成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一大亮点。
(2)教师技能不足。当德育逐渐成为各学科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时,教师的能力便成为能否顺利展开德育的关键。但是,一些教师受惰性思维的影响,惯于采取传统的理念和方法,且对德育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研究,不明确英语课程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影响了德育的落实,进而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和道德品质的发展。
(3)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掌握一门语言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必将面临很多障碍和失败。时日一久,越来越多的挫败感便会给学生带来心理障碍,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排斥和畏惧心理,在此情况下,英语教学中的品德教育便无法开展。
(4)教师缺乏方法和技巧。教授英语不同于教授语文,传统教学中简单粗暴的方法并不适用,更无法达到德育的效果。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的理念、新的尝试,相应的,我们应采取新的策略、新的方法。但是,一些英语教师常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展开教学,对英语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及德育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德育不能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落实。
2.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
(1)发挥榜样作用,为德育打下基础
小学生年龄幼小,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他人的影响特别敏感。所以小学英语老师应与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用自身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把握住一切时机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尤其是,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道德教育质量。此外,英语教师还必须注意自身的日常行为,包括言谈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以为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打下基础。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特别注重自身各方面的表现,尽量做到服饰得体、语言文明、举止亲切有礼。比如,当笔者在课间与学生见面时,会用简单的英语主动与学生交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打招呼,如何进行礼貌的问候。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基本的礼仪,也能掌握一些问候和祝贺的词汇。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予以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爱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比如,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笔者会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内容,回答后,笔者将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赞扬。这样,教师就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长形象,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崇,进而为德育的渗透打开良好开端。
(2)建立互动课堂,让师生受益于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在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互动的前提下,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但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单向地传递知识,而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根深蒂固,在听课时很难集中精神,德育自然难以渗透。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英语更多地与孩子互动,借此改进传统的教学策略。这不仅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在教室中营造一种活跃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和道理的掌握,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品德教育。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解释有关“季节”的知识时,可以先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然后通过问答与学生交流。由于学生对多媒体文件感到好奇,他们通常会更专注于观看“季节”视频。然后,老师可以进行提问,并鼓励学生使用英语作答。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季节的特征,并找出四个季节相关的关键字。如:春天的特征是温暖,关键词可以是夹克,花朵;夏季的特征是炎热,关键词可以是太阳镜,西瓜;秋天的特征是凉爽,关键词可以是毛衣、收获、金黄色……然后,教师可以就这些话题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体验四季变换的魔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观念。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有益于学生主动接受道德教育。
(3)巧妙运用日常语言,在教学中融入德育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育的初级阶段,教材上的日常语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十分贴近。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巧妙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日常的对话和交流中体现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教“你好”,“你如何生活”和“很高兴见到你”,创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并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与学生握手,反映出文明礼貌教育。此外,教师要教给学生常用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告诉学生向人求助时应用“请”;在收到善意、称赞和礼物时,应说“谢谢”;同学之间发生问题时要说“对不起”。另外,教师自身也要保持这种语言习惯。比如,当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请”,并且给表现积极和认真的学生分发可爱的动物粘贴作为奖励,学生在收到奖励时,也会自然地说“谢谢”。而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说:“抱歉,同学可以重新尝试作答。”此外,老师应把德育拓展到家庭,告诉孩子们:父母辛勤照料我们的生活而无怨无悔,即使我们做错了事,父母总是无条件原谅我们,所以我们应尊重父母,不要忘了对父母说“请”、“谢谢您”和“对不起”。基本礼节会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且让学生体验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感。所以说,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日常语言来渗透品德教育。
(4)开展实践活动,有效扩大德育空间
德育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理论讲解,也要通过特定的实践活动加以落实,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达德育信息,扩大德育空间。因此,小学英语老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需求,在课堂上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单词响应活动、角色扮演、英语演讲等等。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确保德育的深入渗透,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英语,展现自己的内心,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并得到道德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认识我的家人”时,为了扩大道德教育的空间,笔者根据教学主题为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动。鉴于小学生对父母缺乏了解,不理解父母养育子女的困难,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所以这项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其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使学生体验养育子女的困难。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进学生对父母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深化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
结论:
简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教育意识,结合教科书内容,灵活地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找到将素质教育和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最佳途径。这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使每个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47+50.
[2]刘青.做好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华夏教师,2018(22):33-34.
[3]唐建 琼.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J]. 新时代教育,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