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芝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255000
摘要:随着当今我国新课改的发展与推进,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看得极为重要。研究将针对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中体现德育素养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到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且可以挖掘到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对于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德育素养的认知与理解。借此,可以为后续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保证,实现对初中生体育德育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素颜;教学方法
教师在针对初中生进行体育德育素养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需要结合德育素养这一概念对课堂教学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教师要搞清楚什么是德育素养;其次,教师要明白对学生进行德育素养的构建与培养能够实现什么目的;然后,教师需要懂得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素养,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养;最后,教师要思考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从细微之处体现德育素养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功效。基于此,能够改变教师对德育素养的理解与认知,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发展能力。上述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项目,同时也是当今初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结合现实选择内容,健全体育知识结构设置
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成长阶段。首先,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不论是从学生的生理方面,还是从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分析,学生都处于青春期的初步发育过程中。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能力相对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阅历较浅,所以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有较大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学生的身体方面入手,通过提升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认知能力。如,可以通过速度的训练、耐力的训练、力量的训练以及柔韧性和灵敏度的训练工作开展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不足对相关训练项目进行强化练习,且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对不同类型的训练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而提升自己的抗挫能力,帮助自己构建持之以恒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二、创设场景激发兴趣,构建体育教学情境模式
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烘托课堂的整体气氛,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情能力发展与延伸,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情景创设的方法突出德育素养教学理念的应用,且可以结合竞赛原则对学生进行情景的完善与构建,进而实现对体育教学情境模式的全面开发。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快速跑拼图”的娱乐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协同能力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学生对于速度与配合的关系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另外,教师在设计拼图的过程中可以突出对不同分组的人数配置需求,进而做到公平公正。或者,教师可以应用“单脚跳接龙”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体现德育素养教学理念中的互助概念与合作思维。如,教师可以设计运动规则,体现竞赛的紧张性。这样学生的参与性会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提升,且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德育素养发展与建设水平也会得到有效的进步。
三、重视潜能鼓励创新,突出体育问题培养机制
体育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表征载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运动员甚至是普通人,在特定的时刻,或者是通过专业化的训练,能够有效的激发出个人的体能潜能,且能够完成自己难以预知的动作和任务。而且,在中学体育德育素养教学理念中,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促进学生的体能训练效率有着明确的要求。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训练项目的基础动作对学生进行讲解与分析,并且要让学生严格按照动作要求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动作的纠正,进而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以实现动作的标准性。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慎独的方法学习体育知识,如何建立个人的严谨思维和学习态度。如,在热身运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坐位体前屈的训练。在此,教会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坚持的方法逐渐提升自己的坐位体前屈能力。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之后,必然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
综上所述,从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当前基于德育素养教学理念开展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还促进了学生的体育认知思维,逐渐帮助学生形成了“终身体育”的理念。另外,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个人教学素养与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且对于教学主题的掌握以及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更加有针对性。所以,在初中体育中渗透德育素养教学理念,是当今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当今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体育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健.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价值追求及理性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6(12):14-15.
[2]杨文轩.论中国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转换——从增强体质到全面发展[J].体育学刊,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