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概念知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欧阳俊石
[导读] 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研究,对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概念知识教学做简要探讨
        欧阳俊石
        湖北省监利市黄歇口镇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研究,对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概念知识教学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概念教学
        概念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根基,也是知识的本源,学习数学应当从摸清根源开始。从另一角度来看,知识又是无限的,所以任意一个内容都可以由其中心来进行扩散,只有坚持长时间的输出和内化,才能够将知识为自己所用,也因此,探究概念教学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
        一、概念同化
        概念的学习通常是分为两种途径,其一是概念的形成,其二就是概念的同化,概念同化需要以之前的内容作为基础,通过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概念同化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学生在抽剥自己已经掌握概念层次的同时,便可以形成清晰稳定的概念知识结构,提高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也因此,充分利用概念同化,来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旧知基础上去累加和融入新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明确的点就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只需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便可以使学生去发现知识中的奥妙,领悟数学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概念同化所伴随的思维并非学一知一,而是要举一反三,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和角度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边是掌握到了数学概念的迁移性。如初中数学中只有先领悟函数的定义,才能够去学习更细致的分支,这些也都是先行组织者概念同化的表现,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应当考虑该如何合理的设置课程来促进学生的概念同化,将概念学习落实到位。例如,在不考虑弹力带限度的情况下,弹力带的长度为3米,所拉个体重量x每增加1公斤,弹力带的长度y就会增加0.5米。问题1,尝试得出所牵石块的重量在分别为1、2、3、4、5公斤的时候,弹力带的长短,填入表格。问题2,你能否得出x与y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k和b的值又各是多少?是否是正比例函数?该题通过现实生活情境来使学生明确弹力带的拉伸长度与所拉个体有关,随后又通过调动之前所学知识来让学生回顾函数的定义,得出关系式y=kx+b,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并填入表格。最后,计算k和b的值,当x=0时,y=b=3,所以y=kx+3,再另x=5,y=5.5,求出b的值,并指明此方法为待定系数法,k与b两个值分别是系数,当b=0时变为正比例函数,也是一次函数。


        二、概念问题的转化
        通过一定的思维转化,来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进行熟练的处理。人的大脑在接触新内容时会自觉地调动已有内容去与之产生各种矛盾,最终在抽丝剥茧中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甚至可以归结为同一类概念,这也意味着思维转变能力的提高,在数学学习中被称为逻辑推理素养。例如,在解决一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中,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请写出v与t的关系式;某书店设计了两个销售方案,来针对书籍租赁,其一是VIP制,其二是租书卡制,vip制为20元可租借100天,租书卡则是50元100天,假设天数为x,价格为y,求两种方案中y和x的联系,即两个变量的关系式。这两道题都是关于一次函数的运用,也无论实际图像中含有几个函数,其都是对函数关系式求解的考察,也就是对待定系数法的考察,所以此类问题可以划定为同一类问题。利用转化思想来讲习教学内容,能够逐渐地促使学生也进行自觉地思考和分析,去根据自己看到的来寻找未知,因而突破问题难点。虽然高水平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广泛应用是值得欣喜的事,但教师也需要结合实际学情出发,确定方法的运用能够被学生的实际思维发展所接受。
        三、概念的再认识
        在具体矛盾中总会有一些学生难以去领悟概念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的复述也往往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来体现,所以同一类概念经常属于殊途同归,中心是相同的。对此,教师应该通过考察学生对实际状况的处理来确定其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现有经验来实现现有活动以及前后内容的传统情况,观察其是否真正领悟了所学知识。比如学习一次函数和坐标系后,再引导学生去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便可以考察其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进行整合,来灵活地处理问题。例如,l1的表达式,y=3x+3,且l1交于x轴,如图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如图。问题:求点D坐标;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求DACD面积;如果在l2上有点P,且P与C不融合,又知道SDADP和SDACD相等,求点P位置。该题结合一次函数与坐标系性质作为考察目标,具有一定综合性,目的就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启发其数学建模意识,借助具体的问题情境来使其对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进行再认识。
        综上所述,概念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首先应当对概念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大脑在深度思考中得到拓展和深化,从而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概念。
        参考文献:
        [1]庄晓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中),2018(12):143.
        [2]刘萍.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科普童话,2018(45):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