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职业中专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曾维兴
[导读] 不少职业中专学生感官和智力正常,但是学习困难学习效果差

        曾维兴
        四川省广汉市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不少职业中专学生感官和智力正常,但是学习困难学习效果差。本文从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学习策略,加强情感交流,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励赞赏等六个方面入手,帮助职业中专学生走出学习数学困境。
关键词: 氛围、兴趣、方法、习惯、激励赞赏
正文:
        由于受教学要求和升学压力以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学各阶段都出现了学困生。特别在职业学校内,大多是中考落榜甚至初中都未读完的学生,这种职业中专学困生普遍存在、比例较大。在重视大面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面对职业中专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困生,该如何面对?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深刻认识到培养职业中专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帮助职业中专学困生走出学习数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感官与智力正常,在学习中有困难,学习效果差,达不到课标规定要求的学生。尽管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天才出自勤奋”、“勤能补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都说明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氛围,给职业中专学困生一片蓝天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能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职业中专学校中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忧,心里上有一定的压抑感,不太愿意接近老师,有疑难也不敢问老师,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又怕教师。因此,教师要真心热爱并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创设师生平等互动、情感交融、宽松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对学生付诸更多的爱。教师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样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爱屋及乌,也就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并逐渐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请记住学生常说,我爱某位老师。所以我爱他所教的科目。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职业中专学困生走出困境
        大多数职业中专学困生学习成绩差而挨老师批评、遭同学讥笑、受家长责备,学习常与不愉快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他们便害怕、讨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向导,成才的先兆,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因此激发职业中专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让职业中专学困生走出学习数学困境的关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数学是一门优美的科学,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着数学独特的风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新教材设置的“观察”、“思考”、“操作”、“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做一做”等内容的作用。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发散思维训练。课堂教学要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学生在兴趣怏然的情景下学习数学,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三、调整学习策略,消除畏惧心理
职业中专学困生多数怕苦怕累、特别怕做作业,许多教师和家长又总是对这些学生实施多做练习、罚做作业的“苦刑”,加剧了他们的恐惧心理。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小步走,步步高”的策略,即针对职业中专学困生的承受能力和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减少作业量,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让职业中专学困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就感和自尊感的满足,认识到学习并不可怕,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任务,不断战胜自我,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强度,克服学习障碍,消除对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
        四、加强情感交流,发展非智力因素
        教师要善于利用比课堂交流具有更广泛空间的课后,多与这些学生接触,用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止自暴自弃,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去,深入了解学生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针对个体实际,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地将这些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与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学生结成对子,开展学习辅导、交流和竞赛等;因人而异地为每个学困生布置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予具体的帮助和及时的鼓励,加强与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交流,全方位发展非智力因素
        五、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迪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再努力,学生再用心,若只靠上课时间学习数学知识,对职业中专学困生来说时间和内容来说确实太有限。许多职业中专学生的毅力较差,缺少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许多学生都喜欢偷工减料耍小聪明,在多数学生的心目中,由于原来在数学方面带了账,现在学习数学有时感到很自己很吃力,加之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多次耐心细致地教导学生,学习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天才,凡是数学学得好的人都是勤奋好学务实的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确定目标任务。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课前自学、听课、做笔记、归纳小结,督促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困难所在,克服自卑和畏难情绪,积极向上,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六、不断激励赞赏,扬起希望的风帆
        实践表明:一个人信心的强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例关系。成功越多,期望越高,信心越足;反之,失败越多,期望越低,信心越差。对于大部分职业中专学困生来说,要想在一两个月、接受三五次辅导就使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是很难的。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打持久战的思想,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课堂上将力所能及的练习,课堂提问留给学困生;考试时,将难度大的题做出标记,化为选作题,让学困生不至于感到压力太大。即使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赞赏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其成就动机,促进其良性循环。保持持续的学习激情,不断战胜自我,提高学习数学的成绩。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改变职业中专学困生的落后面貌,就应该从非智力因素出发,营超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发情商,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调整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激励赞赏,从而扬起希望的风帆,让职业中专学困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占玲.中专数学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创新路径探索[J].山西青年,2019(15):182.
[2]王青梅.浅谈如何提高中专生数学学习能力[J].情感读本,2019(21):100.
[3]王莉.对中专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形成和教学的一点小看法[J].中外企业家,2019(19):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