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黑龙江省海林市第二小学 157199
摘要:小学数学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更高的学习难度,一直都是小学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科目。教师只使用传统模式的板书教育难以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小学生坚实数学基础的建立以及未来数学科目的长远学习成长。对此,教师可以将多种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信息化技术具有广泛性、便利性、实用性等多种特点,可以更加直接的为小学生以动态的形式将书本知识进行呈现,从而在更具视觉观看效果的课堂上实现数学知识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生;数学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大量的信息化技术逐渐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方方面面做出改善的同时,还对现阶段小学校园的教学教育起到了格外显著的效果。教师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一改传统教育单调的板书教学格局,将静态书本文字以动态视频影像进行呈现,赋予枯燥数学课堂生命力,让小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的视频观看中完成现阶段的知识掌握,进而推动小学数学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学习状态
小学生学习状态较差是当下较为严重的教学问题之一,不仅影响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解决。多媒体教学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之一,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将教材知识以视频影像的方式进行呈现,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可以强化小学生的观看体验,通过影像与音效的结合,充分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影像展示增强小学生对于位置关系的认知。在图片中一共标有五座明显的大楼A、B、C、D、E且分别坐落于东、南、西、北、中五个位置,大楼E为中心点与其他大楼皆为正对位置关系。教师结合多媒体图片的观看,可以将抽象的位置关系以具体事物进行展示,既可以让小学生更加鲜明的了解到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还可以提升小学生该知识点的生活应用能力,进而在生动、色彩鲜明的影像观看中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运用微课技术,强化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的知识还较为基础,学习难度偏低,但是为了确保小学生未来的知识学习教师务必在小学阶段使其掌握一定有效的学习能力与技巧。
微课技术是教师运用信息化的视频录制技术将数学课堂的教学通过精简、升华录制在7-10分钟的视频当中,小学生消耗少量流量即可下载进行观看学习。通过微课视频观看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掌握更加详细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在观看中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将其录制在微课视频中由小学生自行下载观看学习。视频中教师首先讲解圆柱与圆锥的概念,圆柱是指两个大小相等且平行的圆与连接底面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圆锥是指以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360°得出的几何体。其次教师可以穿插缘圆柱与圆锥的具体形象以及生活中属于该形状的事物,圆柱如柱子、水杯、纸巾筒等等;圆锥如沙堆、漏斗、陀螺、铅笔头等等。在视频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随堂作业,如自己动手制作圆柱或圆锥。在微课视频教学中,教师将圆柱、圆锥事物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不仅让小学生知晓该几何体的形状,还可以让其掌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在微课视频的观看中缩短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时间,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网课技术,扩大学习范围
小学六年级作为小学的最后学习阶段,其后是初中、高中、大学乃至更高深的领域,在此时教师更加需要塑造小学生全面的数学综合基础与素养。网课教学是信息化技术最具特点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平台将授课地点移至其中,并以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优秀数学知识作为教学载体,丰富小学生学习内容的同时,扩大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课技术来塑造小学生全面的数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网课教学时带领小学生观看数学教育影片,启迪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如《唐老鸭漫游数学奇境》,该影片是迪士尼出品的唯一一部数学题材的卡通动画,利用被广大小朋友喜爱的唐老鸭动画形象进行数学知识启蒙,使小学生在观看中可以开启一次奇妙的数学之旅。通过该影片的观看,不仅可以充实小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为小学生的中学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如“黄金分割”、“圆锥曲线”等等。在网络授课中,教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利性,在幽默、风趣的数学影片观看中有效的放松了小学生的身心,使小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知识学习,进而保障小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塑造以及丰富数学基础的打造。
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人类社会,改善人们生活,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师只有将信息化技术转变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其切实应用到教学当中才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小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觉悟,进而推动小学生个人数学素养的成长进程。
参考文献:
[1]张芹.信息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17):17.
[2]昌海丽.论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小学),2017(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