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梅
合肥幼教集团鹤琴幼儿园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11
摘要:幼儿园游戏区分为角色游戏区,建筑游戏区,语言阅读区,表演游戏区,科学发现区,艺术区,拼图区,操作区等。其中,拼图游戏区通过对儿童的引导和游戏来激发儿童的情感,动员儿童充分利用五种感官来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高度,厚度,并理解形状的平等划分等,使孩子们可以在不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启迪智慧。但是,由于游戏材料的问题,许多孩子不愿选择益智游戏。孩子们没有参加益智游戏的意愿,班级拼图区的参与率很低。
关键词:幼儿园;拼图区活动;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设立的核心活动区中,拼图区是核心活动区之一。在这里参加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观察方法,并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他们学习区分,分析和判断,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例如灵活性和独创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然而,在空间设置,材料传递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方面存在某些问题,并且拼图区的教育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对拼图区域活动的推广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在难题区域,老师应及时进行干预
在拼图区域的操作过程中,儿童经常会手忙脚乱。这时,老师的干预和指导尤为重要。干预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们继续前进。促进儿童学习质量的高水平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发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应学会观察,小班儿童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物,他们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物,处于并行游戏阶段。因此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模仿,而老师则起到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含的。当孩子对老师提供的新材料不感兴趣或不喜欢时老师可以进行并行干预。这样孩子们也加强了他们的情绪控制和规则意识。他们将会愿意交换玩具并参加同伴活动,愿意接受和分享,使其运动发展和生活能力逐渐增强。
因此,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当老师认为有必要进行指导时,就要融入游戏中扮演某个角色,或者老师自己扮演角色,即角色通过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进入游戏。老师和孩子,引导儿童游戏的作用,即交叉干预法更适合有效地指导。大班儿童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喜欢听故事和看书,并喜欢与他人谈论图片和故事的内容。他们了解对象并理解规则的含义。他们可以与同学协商制定游戏规则并发明游戏。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参与者,提问者,倾听者和帮助者。老师无需多说,只是简单的提醒,大班级的孩子就可以理解和纠正,不会轻易受到打扰,并且在纠正后会继续进行。
(二)调整活动区的空间布局,引导儿童进入拼图区
1.对拼图区进行合理的“定位”
活动区域的空间布局应科学合理。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合理地“定位”难题领域。在对游戏的日常观察中,我们发现拼图区的不合理位置影响了孩子们参与游戏活动。将拼图区布置在洗手间的门口是不合适的。由于人们来来往往,一些人去洗手间喝水,一些人去上厕所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如何使自己安心下来并开始探索性游戏?另一个例子是将其放置在“娃娃屋”附近,因为娃娃屋总是在玩角色扮演游戏,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导致他们从拼图区转移到娃娃屋等地方。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拼图区的位置,使其与阅读区的安静活动区相邻,以避免游戏活动之间的干扰,提高拼图区活动的效果。2.为难题区域创造合适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拼图区组织和开发游戏时,我们应注意环境的教育功能。诸如游戏材料的放置策略,在拼图区中科学合理地放置操作材料以及正确放置游戏材料等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习惯,并鼓励他们文明有序地放置。在进入幼儿园的早期,我们发现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包装材料。例如,在游戏过程中,一些材料会意外掉在地上,但孩子们却不知道。即使有些孩子找到并捡起它,他们也不知道将其放在哪里。因此教师应该设置照片和标签,以指导儿童选择和包装材料。可以看出,有效设置环境布局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与环境互动,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老师的指导并提高儿童游戏的质量
在难题区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扮演观察员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儿童与高质量的材料和朋友互动,并提高难题区的游戏质量。
1.教师在制定比赛目标时应注意“全面性”
区域性活动是幼儿园实施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们必须明确每个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老师的游戏指导也需要专注于游戏目标。通过参加拼图区的游戏活动,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在制定拼图区游戏的目标时,我们应该专注于“全面性”,而不是仅仅发展儿童的智力。必须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并帮助他们积累游戏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
2.关注孩子的个性化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例如同一年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会不一样。有些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有些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差。因此,我们应该在拼图区域的游戏指导中对因材施教。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而且要提供一定难度的材料。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目标应该低,操作材料应该简单。当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受挫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继续参与拼图领域的活动,然后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3.老师应引导儿童在拼图区交流和分享经验
游戏结束后,在拼图区,老师应组织孩子们分享和交流游戏经验,让孩子们谈论自己的收获和经验,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心情。例如,在堆叠纸杯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有多种方式来堆叠纸杯。在共享和交流环节中,我们当时播放了他们的游戏场景,并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堆积。对于有争议的回答老师将进行分析和补充。在这样的共享和交流活动中,孩子们彼此碰撞,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而且有效地保持了他们继续参与拼图游戏的热情。
4.增加对活动的兴趣的问题
提出问题并互动有助于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无论材料多么精细,老师的指导作用是来指导孩子们继续进行操作。例如:当操作“花瓣配方”时,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花瓣配方,许多孩子成功地拼出了自己的“花瓣”。这时,能够拼出10片花瓣中所有花瓣的孩子变得不耐烦,打算离开。尽管他旁边的孩子很慢,但是在长时间拼写时他们已经有点累了。这时,我使用了“为了使花园散落”的游戏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并让孩子们在合作雕刻中拼出6片花瓣。能力较弱的孩子负责拼写“ 4”朵花,而能力较强的孩子则负责拼写“ 10”朵花。这样,孩子又花了15分钟来完成所有的花朵并将它们放在桌子上。桌面游戏时间结束时,所有玩过“花瓣配方”的孩??子都没有改变区域。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还将活动中的加法和减法合并到10个以内,并感到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的乐趣。
可以看出,教师在难题区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并以观察为基础来改进教学,鼓励和支持他们,使孩子们可以自我坚持学习自主决策和自由选择来完成自己的决定,从而提高孩子自身的发展水平,促进孩子的学习质量。老师的指导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 赵利杰,孙敬.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11(08)
[2] 李桂花.幼儿园益智区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8
[3] 丁骞,宋占美,王丽响.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观察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