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雪
江苏省连云港市六一幼儿园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园教学实际情况,下文笔者从“开拓优良友善的游戏环境”“插入幼儿自主性游戏环节”“挖掘家园共育角色性游戏”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搭建游戏化课程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课程;教学实践;家园共育
前言:幼儿是国家教育教学的基石,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对于趣味的游戏环节更具学习兴趣,正如福禄培尔曾言:“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萌芽。”这再次强调了游戏之于幼儿的重要作用。这既是要幼儿教师看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丰富多彩的游戏化课程对于幼儿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带来的重要提升。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搭建和谐友善的游戏环境,兼顾不同幼儿的内心感想,充分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将幼儿的自主意愿作为游戏化教学的重要考量。此外,任课教师还看到游戏化课程实施之于家庭的重要作用,运用家园共育理念,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能够在一系列的感受与想象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开拓优良友善的游戏环境
游戏环境是搭建游戏化课程的基石,幼儿年龄段的孩子们没有完备的自我认知,很容易受环境所左右,因此良性的游戏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受游戏环境所感染,优良友善的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大胆选择,敢于交往,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念。以《网小鱼》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该课能够带动幼儿们一边做游戏一边歌唱,因此想要将游戏化课程与良好的游戏环境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划分两部分,择取孩子们擅长之处充分发挥。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份,两个幼儿做鱼网,其余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鱼网状,做小鱼的幼儿排成一字队形,等待穿越。在这一过程任课教师要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并且引导孩子们知晓他们是一个合作的团队,只有相互帮扶才赢得游戏的胜利。在做好充分的准备条件后,幼儿们开始游戏,全体幼儿念童谣:“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捉住!”,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鱼网下部通过,扮鱼网的两名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鱼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当捉到3-5条小鱼时,让捉到的小鱼集体表演一个节目。任课教师要认真评估这一游戏课堂,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现,在游戏结束之后有些幼儿们会自发的组成小队,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这是因为有些幼儿无法顺畅的背诵游戏儿歌,这时候孩子们相互帮助,有些分享歌唱经验,有些相互则是温声安慰。这样一来,能够真正通过良好的游戏环境实现高效的游戏化课程教学进度,真正做到人性化的幼儿园教育教学。
二、插入幼儿自主性游戏环节
自主性游戏环节给游戏化课程提供了新的策略,这即是将幼儿个人的意愿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意向,这样一来进行游戏课程的安排能够能够尽可能的贴近幼儿教育教学本身,并真正展现出游戏教学的积极优势,提升幼儿的课程参与程度。以《小青蛙打呼噜》游戏活动为例,经过孩子们自主选择他们更喜欢这一节课的相关教学,这是幼儿们自主选择这一课堂的原因是青蛙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小动物,他们能够起特征入手,能够增加游戏活动体验。此时,任课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体验这一游戏。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青蛙头饰,分发给每一位幼儿。
教师引导孩子们闭住双眸,教师为学生构建游戏情境: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是谁呢?小朋友齐声说道:是小青蛙。教师接着说:小青蛙要冬眠了,他们会去哪里呢?配合着音乐声音,幼儿的脑海中似乎已经有了小青蛙冬眠的画面。紧接着播放本首乐曲,让孩子们共同演唱,此时任课教师应当对于孩子们的投入游戏进行鼓励,教师询问道:们每个人都变成-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收起了小鼓,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谁来做一做?钻进了小屋可以怎么做呢?紧接着,教师可以讲解游戏规则,现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汤老师做青蛙妈妈,青蛙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所有宝宝,蹲在小椅子前闭着眼睛打呼噜,老师会在-只眼睛闭得最好的小青蛙头上摸-摸,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然后大声说:请你猜猜我是谁。”直到能够猜出人员,则获得胜利。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发挥了游戏化课程价值与意义,能够真正培养出学生勇于表达的性格特征。
三、挖掘家园共育角色性游戏
家长始终是幼儿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家长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想要多维度的搭建游戏化的成长通道,需要引入家园共育的理念。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它全面反映了游戏的特点。以《逛逛我的幼儿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长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了自己美丽的幼儿园,并且能够教授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词语描写,带动孩子们了解幼儿园之美。紧接着,任课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同步至家长群中,并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的角色游戏扮演。这样在家庭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当幼儿园的小老师,家长作为新入学的孩子们,模拟校园环境进行讲授。家长作为入学的小朋友,幼儿讲述到:“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从校园门口进入,我们可以看到两颗巨大的银杏树,每到秋天金色的树叶落满地面就像是铺成了一条金色的大道,远远看上去漂亮极了。”紧接着家长询问道:“那有没有我们小朋友可以玩耍的地点呢?”幼儿接着说道:“当然有啦,这边还有公用的娱乐设施,我们可以在这里做游戏,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的玩耍。”家长们又询问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吃饭呢?”幼儿小老师介绍道:“我们有自己的小饭桌,每天有专业的叔叔阿姨会做出营养均衡的饭菜,有蔬菜,有肉类,还有米饭,这可以满足每一个小朋友的成长需求,吃完饭后还会有小朋友自己小床午休,这是十分贴心的。”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与家长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带动孩子们复习知识内容的同时,也真正发挥了游戏化课程的重要价值,让孩子们了解课堂的知识点,形成了在趣味中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游戏化课程的实施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还应当积极实施相关的校本研究,想幼儿之所想,急幼儿之所急,真正做到充分运用相关的游戏环节,整合游戏资源,进行充分的自主设计,对于幼儿进行充分思维延展扩张,发挥教学价值。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幼儿游戏化课程策略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晓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00(001):11-11.
[2]韩芸.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03):155.
[3]苗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000(0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