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军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难度更深、范围更广,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相应的,初中生各方面的学习习惯也应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据此改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成败”,这是因为习惯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能否长久地坚持学习、不断进步。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好的习惯远比天赋重要。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中的诸多困境,对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以及在生活中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作业前置,培养预习习惯
初中数学的研究对象更加抽象、复杂,课堂的知识密度大大增加,所以在课堂上,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回应教师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另一些学生却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思路,只能不断地接收信息、消化信息,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可能做到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而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驱动下认真、主动地进行预习。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从容,并逐渐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
(1)完成教材上“探究”模块的几道计算题,寻找其中规律,根据算式的形式和结果推理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完成课后“复习巩固”模块的前三道习题;
(3)思考:√((-4)×(-9))=√(-4)×√(-9)是否成立,为什么?
要想完成以上作业,学生就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对其中知识点进行初步的探索。而在课堂上,我尽量以问代讲,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我则进行补充式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思考、质疑、表达的机会,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并能坚持预习。
2.巧设陷阱,培养质疑意识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师需要予以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针对一些重要、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向学生反复强调、灌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盲目的信任和依赖,使其逐渐失去质疑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为学生巧设陷阱,也就是故意说错、做错,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深度思考以及勇于质疑的习惯和品质。
例如:在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时,一些学生显然活力不足,一味地抄笔记、记结论,几乎没有参与探究、讨论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在学生意想不到之际布置“陷阱”。比如,在学习证明“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之后,我直接给出命题:“同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我稍作停顿,这时,一部分学生马上记笔记,也有学生开始思考。接着我提醒道:“老师给出的命题是正确的吗?还需要证明一下吗?”学生察觉有异,马上展开探讨,之后有学生画出一大一小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推翻了我的结论。我则对学生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表示赞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时刻保持思考、警觉的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反思总结,培养自查习惯
反思与总结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贵的品质,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自我提升的方向;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得到技能和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中包括课后反思、题后反思以及考试后的反思和总结等等。从而培养学生自检自查的习惯以及自诊自治的能力,为学生实现数学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学习结束后,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提出自己课上遗留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总结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学生归纳了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相关问题的解题思路;也有学生表示某道例题没有完全明白,于是我让其他学生重新讲解例题。而后,我让学生自由结组,以思维导图、表格、问题串等形式对“三角形”这一章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对本章内容形成系统性记忆。此外,在学生完成作业或测验后,我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过程,自问解题方法是否最优,解题中是否因马虎大意而犯错等等。通过以上指导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不足,据此加强指导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师耀兰.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8):251+253.
[2]冯亚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