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芬芬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六中学 江西南昌 330002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推进,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若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遵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结合初中数学的特点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上日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已经不再是教学中的重要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才是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因此,初中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方法和要求运用到教学过程汇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点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严谨性、需要较高的思维逻辑性和科学性,初中数学的特点,第一,初中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就以人教版的数学为例,其教材的内容知识呈现的阶梯性,如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函数等内容都是从基础性概念到运算,再到基础知识深层次的加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第二,思维逻辑较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数学的概念,如函数的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运用、对方程的解法需要逆向思维,函数问题的分析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等内容,因此,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第三,及时总结复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及时巩固,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没有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能力转化的失败,因此,教师需要根据遗忘曲线及时的对相关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实现温故知新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有许多的情境导入方法,其中温故知新导入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知识与原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入。数学知识虽然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的多,但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绝对不是孤立分割的,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的基础上,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温故知新导入法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从旧知识入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到亲切,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进入思考、探究、分析从而获得新知。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景点路线图,标注出A点、B点、C点等位置,让学生进行描述,如何从A点到B点的位置,B点如何到C点的位置,并根据学生描述引入网络线,画出坐标轴,通过街道图让学生们感受到所学的内容切近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及时对数轴的三要素进行复习,为接下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并让学生尝试说说这两条数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效的引入新知的教学。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新教改中的提出的教学目标,也是初中教师教学中的重点。首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体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质疑,消除质疑的过程,这就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再次,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发展也是思维逻辑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在初中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逆向数学学习解题思维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当学生初次进行逆向思维验证解题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一头雾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示意图或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平行线命题、定理、证明”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对该部分知识进行了解,然后对证明的结果成立,去探索结果推理的条件。在学生通过对已知结果进行验证时,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提高。
3.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思维导图是近些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辅助教学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整理。首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复习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当学生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会搁置或者习惯性的去寻求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复习课的效果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汇总出教学中收集到的常见错误,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复习效果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复习质量。在教学工作中,有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建立起系统性的联系,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对复习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进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三角形”一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如以三角形为一级模块,延伸出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外角和,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如此就能提高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当下新课改要求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顺利的进入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有效的进行系统性复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更好的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世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导向探索.新课程·中学,2019(12):30.
[2]李娜.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9(26):225.
[3]高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2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