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壹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 516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语文自古以来就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度最高的一门学科,它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不仅仅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文化传播。想要学好语文这一门学科,就必须拥有强大的语文思维能力。因此,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教育者们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措施的探究,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了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中教学;语文思维;问题;必要性;实施策略
前言:在新高考背景下,不管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新课标中都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想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致力于寻找最佳的语文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培养高中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整体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尝试,找到最佳的培养与提升学生语文思维的方式。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在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在培养学生们语文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展开分析和探究。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只是在灌输式地讲,学生也只是在机械性地听。而且,很多语文教师总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很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语文思维的培养。其次,语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教师在讲问题的时候也只是带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的提出。最后,很少有语文教师建立反馈机制。教师设置的作业较为基础,无论何种层次的学生都布置统一的课后习题,大部分学生都是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没有有效体现出思维能力的训练成果。
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必要性
思维能力指的是不借助外界的力量,通过自己动脑经思考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当今教育行业的教学目标,也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要求。实践证明,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仅可以间接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们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推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思维是非常必要的且重要的。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实施策略
(一)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
首先,语文教师要学会放下姿态,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更要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比如,在讲到某一难点或者重点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要求学生们针对讨论的结果按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发言。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有了独立思考的平台,而且还能够拓展自身的思维。对于表现佳的学生,语文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一来也能够激励其他学生,从而间接地提升整体的语文水平。想要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们主动地去进行思考。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和现实情况,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特征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还要各种现实的变更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创设教学情境,发散学生们的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更多画面融入到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去。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融入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激发学生们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强化学生们对所学语文内容和知识的理解,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高中生的实际特征以及现实情况。比如,以“沁园春”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在向学生讲解了文章和作者背景后,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一些长沙秋景和一些革命斗争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这篇文章内容之前就对文章产生兴趣和情感,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发散他们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们对语文思维的深度进行挖掘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将传授更多语文知识给学生们当成是教学目标,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们通过不断的思考,透过文章内容中的表明现象,去寻找文章的内核和事物的本质。比如,以“荷塘月色”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可能很快地就能够读到作者对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的赞扬和热爱,此时语文教师就应该及时引导,带领学生们根据文中的内容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通过多角度的联想、思考和了解,学生们就能够明白作者是在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自己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不断地增强自身从事物表象看本质的那种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认知水平。在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不仅仅能够拓展视野,而且还能够极大地发散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来说是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的。
(四)开展互动教学,实现思维碰撞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再抛出一个问题,让各个小组通过积极的讨论和思考得出最终的答案,最后由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有关讨论结果的陈述,语文教师则需要针对各个小组的答案一一进行点评。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点评,不仅仅实现了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同时也实现了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从而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同学之间的互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语文游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积极参与,同时也要积极观察和监督,一是保证游戏进行的公平性,二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们共同解决问题,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创设教学情境,发散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们对语文思维的深度进行挖掘;开展互动教学,实现思维碰撞,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走高中语文教学之路固然是艰辛的,但是只要有收获,我们就应该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参考文献:
[1]顾朋.高中写作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3):25-27.
[2]白亮.巧借思维导图打通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路径[J].科技风,2020,(9):74.
[3]李军成.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剖析[J].学周刊,2020,(3):125.
[4]周海威.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以《拿来主义》为例[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