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峰
南京市六合区龙池初级中学 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课程承担着“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但由于地域的经济文化局限,学校课程任务也较重,课堂上教师偏重于语法、知识点的讲解,教学氛围沉闷,学生所学只能“纸上谈兵”,英语的交际性得不到体现。因此,为了改变固化的英语课堂模式,笔者通过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unit4 Do it yourself单元话题探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原则。
【关键词】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原则
【引言】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版教材共分为两大板块,Teenage life和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Unit4单元属于Teenage life版块,探讨的话题与DIY相关。本单元Integrated skills介绍的是西方两种美食,以及通过DIY制作流程的介绍,教会学生如何DIY这两种美食。因此,本课时总共分成两大板块,板块A是听、写的板块,围绕西方的一种美食———水果沙拉的制作展开。板块B则以说为主,围绕西方的另一种美食———三明治的制作展开。
一、导入环节,体现趣味性原则
导入环节,笔者通过给予学生品尝实物水果沙拉,设问:“What did you eat just now?”(A fruit salad) 通过“It is a kind of Western food.”导入本课时的相关话题,同时引入生词的学习,体现初中英语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原则。
夸美纽斯曾提出,以兴趣为主的良好的学习“心向”可以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本单元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笔者以期通过DIY的实物导入激发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相关话题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效率最优化。
二、听力环节,体现相关性原则
A1部分的听力环节(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是围绕制作水果沙拉需要的材料(materials)展开的话题。听力之前,笔者引导学生运用预测这一听力技巧。听力之后,通过话题讨论How to choose proper fruit,一方面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水果,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生梳理A3部分的生词:in season,leave...in the air, turn brown。体现初中英语口语交际的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教师所采用的文化材料及导入的文化内容需与学生目前所处的学段,以及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有的放矢,过渡自然。此环节中,笔者通过设问中西方的水果类型引出in season,再通过食用水果的注意事项,引出leave...in the air, turn brown,“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共情”。
三、排序、提示环节,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A2部分则是对制作水果沙拉的步骤(steps)进行排序。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谈论制作沙拉的正确顺序;另外,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连词连接。
A3部分则通过听力完成制作沙拉的小提示(tips)的短文填空,之后总结文中出现的小提示。此部分笔者利用了口语交际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林汝昌教授1996年在“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和文化教育的三个层次”提到语言的结构层次应包括:语音的基本知识、组合和变化;词汇短语的构成方式;句子的结构及分类;篇章的结构;文体的基本知识。笔者遵循这一循序渐进原则,通过A1部分的单词,到A2部分的句,最后合成A3部分的文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输入英语国家语言文化表达。此外,利用总结,检测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输出情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对话环节,体现文化移情适度原则和合作原则
本课时B部分介绍的是西方的另一种美食三明治,笔者通过设问“How do we make sandwiches?”帮助学生厘清制作三明治的步骤,学生通过听力完成填空。
之后通过设问What things should we prepare to make dumplings?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美食———饺子的制作流程,利用对话的形式呈现。最后,通过“Whether it is Western food or Chinese food, do it yourself diligently and enjoy DIY!”(无论是西方美食还是中国美食,用心DIY,享受DIY!)总结。
此部分体现口语交际中的文化移情适度原则和合作原则。
适度原则是文化移情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坚持适度原则的目的,旨在文化移情时,寻求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平衡机制。避免因为文化移情的“缺位”或“过度”,造成文化偏见和认知偏见,引起交际的障碍。因此在感受西方美食文化之后,笔者在本环节将学生引入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的氛围中。
“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P)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P.On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指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迅速的完成交际任务,需进行有效地合作配合。合作原则需关注交际内容的量,不可过多过少,要与话题相关,并且具有真实性,说话应清楚明了。
结语
当然,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非一成不变,需借鉴一些有价值的成功经验,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及时修改调整原则,高效的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仲淑霞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07-108.
[3]张玲.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素质拓展》, 2018-01.
[4]陈廷莲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英语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