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周娇
[导读] 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周娇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盘水街道第一小学
【摘要】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体验快乐  个别差异  趣味性  独立思考  形式多样  创新能力  激发引导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079-01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i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重视学 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做作 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


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1.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2.观察体验。 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春天》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把春天的景色描写的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物,从中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画图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在教学古诗《春晓》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已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 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4.办小报。 办小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一个大舞台。如学习了《黄山奇石》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各种风景名胜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黄山知识知多少”的小报展览。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竞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通过表论查细有关资料,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人物等进行调查活动。
        另外,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有必要采取新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