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画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汪梦颖
[导读] “随手画”能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在“随手画”契机设计、操作技法传授、实践活动创设、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随手画”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汪梦颖  乐平市第六小学  333300
【摘要】“随手画”能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在“随手画”契机设计、操作技法传授、实践活动创设、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随手画”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随手画;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080-01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需要遵循学科基本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随手画”是美术学科教学中涌现出来的新提法,是指带有涂鸦性质的美术绘画行为。很多小学生都对“随手画”很感兴趣,对此教师要以此为核心,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随手画”活动中。并给学生适当传授一些“随手画”的技巧,以启动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
        一、对外界社交能力的指导
        美术教学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需要沟通和交流,如果学生独自空想,所创作的作品是非常无趣和空洞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打破学生间的界限,使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能够充分展开想象力,能够大胆进行创作。事实证明,通过集思广益,能使学生的作品内容丰富且有十足的欣赏价值。由于合作是一个互相配合的过程,所以会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通过交流,潜移默化的提高交往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工作与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笔者决心以“随手画”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交往与互动。下面以“我和我的小伙伴”为例进行讲解,笔者先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假设自己正在与朋友玩耍,并设想玩耍的情景,和其他组员交流与分享。讨论结束后,笔者发现有一名学生的绘画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精彩,从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体育课的做游戏情景,绘画纸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洋溢着笑脸。
        二、对学生情感释放的指导
        学生在进行“随手画”时候,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降低学习压力,还能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心理更加积极健康。结合传统美术教学而言,学生犹如一个机器人一样,完全按照教师的引导去模仿,这样无疑是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性会被完全剥夺,也就对绘画再也提不起兴趣,还会将绘画当成一种压力,再也体会不到绘画的趣味性,也不能通过绘画获取心灵慰藉,这样和最初的教学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笔者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想将“随手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尽情的释放情感,所以笔者让学生结合主题展开大胆而自由的设想与创作,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充分融入其中。下面以“奇妙的海底世界”为例进行讲解,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中,有位学生假期跟随父母去海边旅游,在他的认知里,海底里有一群群的鱼,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所以证明学生在听完绘画任务后,非常主动地拿起画笔进行创作,首先一座房子跃然纸上,一条美丽的美人鱼住在房子里,在房子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树木之间有很多小鱼在穿梭的状态,它们是在和美人鱼做游戏。由此可知,学生在绘画时会情不自禁地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这名学生也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创作的,在他想象力的运作下,展现了他的积极情感与对海底世界的喜爱。
        三、传授“随手画”操作技法
        学生的“随手画”带有更多随意性,从美术角度来看,肯定会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对此,教师需要有技法传授意识,利用多种机会为学生讲述操作方法,并且亲人做示范,为学生进行展示,或者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回去学生提供指导这些都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方法选择。学生对“随手画”情有独钟,自然能够主动学习其操作技法。
        如果学生有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成功的“随手画”作品,对相关技法运用展开对应性分析,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启迪。比如在讲解《神秘的图腾柱》一课时,教师对世界各地的经典图腾柱信息进行搜集,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其展开细致地观察,使学生对这些图腾柱的亮点产生更真切的体验。为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喜欢的图腾柱图案展开“随手画”活动。学生听说要现场画这些图腾柱草图,很多人会显得比较为难,原因是这些图腾柱包含了丰富的美术因素,图案结构极为复杂,学生很难把握要领。因此,教师有必要使用粉笔进行板书示范,使学生受到学习启迪,能自发展开仿照性操作,如此一来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图腾柱“随手画”。
        四、培养“随手画”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都对“随手画”存在主观愿望,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展开对应的设计和组织,学生积极响应,这样就形成了丰富的教学促进力。如教学《漂亮的挂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挂盘的图片信息,并且介绍这些挂盘的特点和构成情况,并且为学生布置“随手画”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会发现一些美术作品,利用“随手画”形式进行积累,并定期进行展示,看谁的积累更为丰富。学生对于平时的积累活动会有浓厚的参与兴趣。教师可借助网络互动平台,为学生展示一些“随手画”作品,让他们获得更多学习启迪。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都积累了大量的“随手画”作品,教师再适时推开展示活动,将教学推向了高潮。由此可见,教师为学生设计“随手画”积累任务,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随手画”的随意性有助于体现学生主人翁学习身份,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随手画”习惯,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随手画”中建立起美术情结,形成学科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敏 .“随手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D].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2] 梁爱琴 . 让孩子随心展露——还原真学的美术课堂 [A].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7 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年会文集 [C]. 江苏省教育学会 :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