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袁莲莲
[导读] 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它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
        袁莲莲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中心小学  256500

        摘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它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加大了经典诵读在语文课堂的占比比重。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小学的经典诵读教学有效性并不高,农村地区的经典诵读教学仍然存在困境。要想突破困境,提高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明其重要性,析其困境,探其对策,实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优化。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对策
        经典诵读文本承载着数千年的时光,走入我们的视野之内。它们离经风霜,又特有光彩。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丰厚的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教育的改革,经典诵读不仅成为了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更成为了学生的必备技能。但农村地区由于多因素影响,其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存在诸多问题。
一、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得重要性
        第一,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它注重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要求在语文课堂上实现经典诵读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第二,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能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会读、会说、会认,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说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参与经典诵读能够让学生通过读与想的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记忆力,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四,它能够让学生读经典、品文化,能够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合二为一,在推进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困境
        就目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而言,主要表现为低效、僵硬、单一三个特点。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教学难度大,教学模式十分单一,经典诵读诵读表面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面临如下困境:
1、经典资源来源少
        城镇里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寻找经典诵读,但农村地段的学生受到地区、经济所影响,他们很少能够有更多经典资源做阅读支撑,导致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源,不满足经典诵读教学需要。
2、诵读活动趣味低
        大部分农村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时经常会十分单一的采取直接诵读活动开展模式,这样的模式虽然会导致学生们参与到了经典诵读中,但实际上学生获得的诵读体验并不佳,学生无法感到参与经典诵读过程中的趣味,配合度自然不高。
3、家长重视程度差
        农村地区的很多家长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出身,自身学历受到限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一些家长经常说“把课本的学会就行了”。家长的不支持、不配合,加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缺少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直接程度上导致农村地区学生的经典诵读有效性不高。


三、农村地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对策
1、整合诵读资源,做好经典诵读准备
        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诵读,将万千诵读经典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资源层面做好准备工作。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教师要积极与学校达成共识,建立图书室,增加资金投入,投放多种类别的经典资源,支撑学生后续经典诵读的需要;第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线上诵读平台。通过影音资料等,展示教学,引导学生们进行经典诵读,丰富经典诵读的内容;第三,教师可以立足教材内容做横纵向拓展延伸,实现教学补充与辅助。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三国演义本身就是我国经典之一。教师可以基于《三国演义》引出《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内容,这样能够实现经典诵读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能够从资料层面做好诵读准备。
2、变化诵读形式,创新诵读活动方式
        教师要变化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形式,改变原本任务式的机械诵读,丰富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体验,从变化诵读形式的角度提高经典诵读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打造一个如梦如幻、似真似假的场景,根据诵读的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临其境”之下进行经典诵读;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们比比谁读的好、谁背的多,如在诵读《弟子规》时,让学生们互相竞赛,小组为单位;其三,教师可以在学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搭配音乐,如《三字经》、《论语》等,搭配上古声古韵的音乐,能够让学生们都做“琅琅读书人”,学生们的诵读积极性也会因此而大大提升。
3、提升家长重视,获取家长配合支持
        上述我们也提到,家长在农村地区开展经典诵读中有着直接的教育赢下。家长们若不够重视、不够支持,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经典诵读的开展受到阻碍。
        因此,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要和家长之间进行密切且及时的交流,这种交流并不是单纯的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非面对面的交流。目的是通过交流改变家长过去只关注成绩、关注书面知识的错误观念思想,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参与经典诵读对孩子的正面影响。
        同时,家长要注意花费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家中进行经典诵读,为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经典诵读环境,让孩子能够在家长的陪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经典诵读习惯,养成经典诵读意识,实现经典诵读能力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目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经典诵读面临的多种问题,并且对症下药的提出改善多种问题的解决对策,具有可参考价值。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性,落实其对策,带领学生走入经典诵读的海洋,让学生品文字、知文化、明情感。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01):30-31.
        [2]张李志.农村小学生诵读文学经典的积弊与纠偏[J].华夏教师,2020(0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