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环
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联和小学529142
【摘要】在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中包含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多且复杂,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了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策略
一、在课前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书写教案,预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问到的一些问题,并想到合适的解答。其次,教师要留给学生课前准备的时间,给他们布置下节课前要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带着充分的准备和未解答的问题听课,大大提升课堂专注度。
比如,教师在为《司马光》这篇课文备课时,不仅要想到课文的内容及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而且要想到小学生的想象力,想好如何回答他们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想办法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如用“如果你的好朋友掉进了水缸里,家长没有在家,你会怎么做呢?想不想知道我们下节课课文的主人公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听课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有之后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使用游戏教学的方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娱乐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使用游戏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在玩游戏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因此,要将游戏充分引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手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只大大的手,每一根手指尖上对应一个卡通人物的五官,然后要求学生举手上台,根据文章内容为脸画上相应的五官,画完之后在一旁写下相应的名称并且大声地朗读出来,然后由其他学生投票,选出“最形象手指”的创造者。这样学生就能根据五指的形象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一类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利用这样游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很好地活跃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三、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
情境教学方式主要是为学生设置和教学相关的虚拟环境,并且包含一些抽象的事物和知识,把学生放到这个环境中,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正因为情境这样的优势,所以许多教师都将情境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运用到教学中,以此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通常教师会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进入情境中。这种方式只能属于间接的情境教学,为了提高情境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进行情境教学。
例如,在进行《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先了解其中涉及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先通读课文,对其中的语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角色扮演需要的人数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拼。
一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旁白、孙中山、先生、同学这四个角色,让学生根据角色的语气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扮演,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思维扩展,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和续写。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投票,获得票数最多的小组就是这堂课角色扮演的冠军,可以得到教师准备的一个小礼物。利用情境的创设为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绪和思想,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于《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的印象,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四、深入进行课后拓展
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深入拓展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检验。在课前进行导入,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拓展,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后,深入的课后拓展可以显著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对下堂课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教学《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其他片段的任务,引导他们加深理解,增强文学素养和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基调一致、语言风格类似的续写,检验他们的听课效果,一举两得。正确的课后拓展活动,如仿写、阅读,是学生自主性的有效体现。教学不能只是课前教师准备、课上一学而过。课后的拓展、巩固对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学生吸收、消化、再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课后拓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及时复习也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到有意思、有趣味、有收获,更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性。
五、做好阶段性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阶段性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大纲的必然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不断系统化和完整化的过程。在实际中,可以采用谈话分享会的方式进行总结,也可以是写作考察课进行总结,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学习是系统性的过程,教材的文章选取十分用心,并且对于某个主题,选择了各式各样的文本,将各个单元结合起来,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主题。在小学生中,缺乏整合体会思想和认识,就必须要教师带领他们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在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上中童趣这单元的教学后,学生认识了几个书里的小伙伴,教师就可以让他们逐个分析每个小伙伴的性格和行为,再综合几篇课文和课后阅读的其他片段,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认识。这是加深理解、深化认识的重要方式。每学习完一个单元,教师都要总结、归纳和提升,增进学生的认识,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查漏补缺,确保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努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加强课后深入扩展,做好阶段性的总结,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国荣.小学语文提高作文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119+121.
[2]贾文华.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0(11):242.
[3]张静.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574-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