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高勇
[导读] 近年来,国内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高勇
        十堰市东风小学
        摘要:近年来,国内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教师利用信息设备,向学生展示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公式和知识。如今,国内部分教师已经开展了信息教学的创新探索,也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创新探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信息设备和信息软件,可以大幅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兴趣。由于数学学科比较复杂,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尤其是在记忆和理解数学公式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掌握数学公式。因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图片、视频等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习数学公式和概念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数学视频,播放图片,将数学公式和数学图形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帮助学生快速学习,了解数学概念。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场景教学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数学课堂。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创造良好的数学氛围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发散思维。        
        一、借助信息化教学模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小学课程的学习多数也是凭借兴趣来学习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认知的规律,有針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教学重要性,并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创设有效的情境,为学生创设崭新的教学氛围,将抽象的内容与生活化事物进行有效的的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例如:《百分数》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些服装吊牌并放大突出用百分数表示服装面料成分的含量,吊牌所呈现的百分数既包含了百分号前是整数的,也包括了百分号前面是小数的,还有的百分号前恰好是100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百分号前面的可以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可以小于100,还可以等于100,甚至可以大于100。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里面也含有百分数,你能说一下其中的“36%”是什么意思吗?让学生进行们讨论,其目的是设计:“羊毛含量为36%是什么意思呢?”来引出百分数意义的讨论话题。教师对学生说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百分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导入新课,对学生说出:“我为大家带来了两个百分数,甲队员罚球命中率是88%,乙队员罚球命中率是57%。如果你是一名篮球教练,你会选谁?为什么会选他?教师提出后,引导学生说出说选择的理由。创设情境,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教师:我校要组建一支篮球队,每班推荐一名同学。请你看一下这三人的成绩,你认为选谁去比较合适。”A:投篮次数28次,命中18次;B:投篮次数25次,命中15次;C:投篮次数32次,命中次数18次,让学生根据这三个队员的投篮情况,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吗?为什么?让学生进行交流反馈、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并说出比较的方法。学生的方法有三种:按投中的次数,多者胜;按失球的次数,少者胜;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交流反馈,确定选拔方法——计算投篮命中率。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教学,将教学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涉及到众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的教学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综合性。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运用生动的图画、动态情境的演示来呈现数学的知识,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采用信息技术还能有效的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获得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很难想到把一个圆柱体的立体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并不知道怎样转化。学生认为圆柱体与长方体并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很难由圆与圆柱的联系,想到圆能转化成长方形进行研究,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进行研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置课件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堆成一个圆柱体,并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进行猜测:圆柱体能剪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学生讨论完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模拟构建的模型,为学生直观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呈现形象化的思维,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教学的内容。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不仅有效的优化了课堂的结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形象的理解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学的知识。        
        三、、运用微信群组,开展探究学习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渐发达,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逐渐变得高效、便捷。比如微信就有着强大的社交功能,可以构建群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功能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微信群发布学习任务、开展语音、视频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复习、预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微信进行交流,可以拉近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数学学习活动开展起来也更加高效和方便。        
        例如,在学习完“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以后,教师可以把这节课的复习重点发布至微信群内,比如:结合实际生活,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掌握有关0的特性,了解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的知识点;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重点习题,发布至微信群内。比如:         1.一台榨油机3天共榨油18吨,按照这样计算,6天能榨油多少吨?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明明去游乐场玩,已知成人票价是:26元/每人,儿童票是半价。请问明明一家三口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管力度,督促其完成相关习题,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鼓励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以达到深化巩固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信进行交流的形式为师生交流带来了极大便利,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变得更加顺利、流畅。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信息设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将数学概念转变为图片和视频,这有利于小学生快速理解数学公式及相关知识。同时,学校也要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投入一定的资金搭建学校信息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书艳.论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结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280.
        [2]马国良.巧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差异化课堂——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实践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 [C],2019:328-3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