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六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和协作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并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本文现在将从“合作学习的理论框架”,“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现状”,“影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因素”和“合作学习策略”的四个方面开始。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教学研究
当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与应用,而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能力,还有小组协作,团结和协作方面的意识。所以导致了许多学生被动地听课,并逐渐对学习语言失去兴趣。下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协作学习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协作小组学习的理论基础。协作小组学习是学生分别构建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能够通过处理信息来构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教师应允许学生进行辩论,谈判并积极地理解和建构知识。
(2)需求水平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层次结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需求理论的层次结构提到对归属和关爱的需求。在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老师是学生的领导者。教师应注意课堂上的讨论,以使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从而使学生感到受尊重和被爱。
(3)合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是学生对同一个过程的不同理解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等的过程,沟通与协作的差异,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心理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小学阶段,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初步教育中,协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积累的意愿。
(4)群体动力学理论
最初,出现了群体动力学理论。科夫卡认为,小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其成员相互依存。群体动机理论认为,在竞争性团队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一个人的目标会阻碍另一个人的发展。在合作社团体中,人们可以互相包容和互相鼓励,合作团体的工作效率要高于非合作团体。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现状
(1)小学中文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1.协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大大增强小学生的积极性,这将有助于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老师在教室里提问,并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仔细阅读课文并找到课文的重点。学生通过思考和解释来表达对问题的理解。这样,班级气氛将更加活跃,学生将更加活跃。
2.协作学习可帮助学生展示自己并建立学习信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老师的解释,而学生很少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协作教室中,学生小组讨论很活跃,小学生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应发挥作用。学生有很多机会出现在教室里,并且可以被其他人看到,以此帮助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3.协作学习有助于激发课堂气氛
在合作学习模式班上,小学生参与其中,气氛非常融洽。在传统课堂中,只有少数学生积极,而其他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教室气氛不活跃。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很高,这可能导致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很高。
(2)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中的问题
1.教师很少使用课堂协作
协作学习是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所认可的教学方法。但是,一些教师很少使用合作教学法来运用到课堂。许多教师发现协作学习过于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尽管一些教师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教师的任务却十分艰巨,学校开展的活动更多。教师很少有时间参与小组学习实践。
2.协作小组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真正的协作学习
许多小组学习只是形式而已,学生之间没有真正的讨论。许多老师并不精通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讨论是小组协作学习的一部分。除了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之外,协作式小组学习还涉及教师-学生-小组的互动。分组学习时,学生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少参加课堂讨论,小组协作的进展相对较低。
3.影响小学合作学习的因素
(1)教师因素
如果教师重视合作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则可以通过合作来发展学生集体学习。如果教师专注于传统的灌输教学,那么教师就不会强调学习是一种合作。
(2)影响学生的因素
协作式学生学习对协作式小组学习的影响具有重大影响。一些学生不太重视协作小组学习,并认为不适合参加协作学习,或者他们总是通过协作学习来适应并且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没有详细说明,小组也没有确定每个人的任务,从而导致合作学习的小组学习质量较差。学生因素对协作学习有重大影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是不同的,有些更加活泼,有些则喜欢保持沉默,这将导致小组中机会不平等。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会对协作学习产生一些影响。小学生的年龄也影响学习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小学生更加好奇和充满活力,但很难集中精力。讨论期间出现说话和吵闹的现象,致使小组协作学习的效率相对较低。
四、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策略
(1)科学划分小组成员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等将他们分为一个协作小组。该小组应包括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小组内部的工作划分和职责应该明确。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以便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并赢得小组嘉奖。
(2)安排小组学习时间
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为学生创造小组学习的机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当出现基础和疑难科目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从同学那里获得帮助,并共同解决问题。当协作任务更加复杂时,协作小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作者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进行学习。在任命小组成员后,作者发布了研究任务。发出作业后,学生立即开始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布想法,并将他们的想法与小组成员的想法相结合,以总结标准回答。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在小学语文中通过协作和交流展示了结果,并促进了学生技能的发展。
(3)增进学生对协作学习的理解
在合作社中组织小组学习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以使学生了解过去从被动聆听转向主动学习和主动问题思考的需要。教师应强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迫学生迅速采用协作学习,并让学生有机会感受到协作学习的魅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改善课堂参与度。
(4)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建议
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应基于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老师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在小组中,应该为小组成员分配角色,并且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事情与学习任务。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5)重视不同学生群体的合作成果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缺乏自信,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敢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教师应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指导小组负责人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以便他们能感受到小组合作的乐趣并增加参加的热情。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小组合作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合作教学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合作学习使小学生可以相互补充自己的优势,彼此讨论学习成果与心得,并互通过交流与探究来提升学习进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水平。教师应努力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找到适合小组讨论的主题,并鼓励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J].理论观察,2018(06):136-138.
[2]韩家胜.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17.
[3]张艳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