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玲
巴中市恩阳区实验中学 四川省 巴中市 636063
摘要:文言文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是我国不可缺失的文化瑰宝。由此,文言文就成为了语文学科当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据了较大篇幅,而且每篇都是经专家研究推荐的经典。由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就成为了每个教师都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当期阶段,现实生活中,文言环境已经消失,当期阶段的语言表达明显与文言文表达有很大差距,所以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不可避免会遇到众多阻碍,而且教师教学也将困难重重。由此,实际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在充分包括文言文特点以及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研究,总结应用多元有效教学技巧和方法,从而推动文言文教学计划顺利实施。以下,笔者将基于自身文言文教学经验就如何高效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阐述意见,希望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初中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堂是多元化的课堂,所以,应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注入新时代的语文课堂之中,将语文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来,让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理念充满生机,进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生阶段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通常呈现片面化特点,无法得出正确观点。另外,初中阶段学生知识面都不太广,而这一特点则会直接影响学生文言文阅读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文言文学习有益于初中生综合素质提升,由此,初中阶段各语文教师就需要加强文言文鉴赏教学工作。如果在学生入学之初,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朗读文言文,有助于提升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情感韵味。文言文是白话文的前身,是古代人们的表达方式,是与现代表达相通的,因此,打好基础关,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偏重学习课本内容,忽略文言文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文言文是语文课本当中的代表性内容,教师仅仅教授课本知识而忽略文言文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课标要求,无法满足初中生的情感需求,也不利于提示学生语文素养。文言文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情感的浓缩文章,简短的文言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就有必要注入情感教育内容。忽略情感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实践,会让文言文知识变成空壳,无益于优质教学。
(二)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浓厚,忽略文言文中韵味教学的作用
初中阶段,语文作为占分比例较大的科目,教师往往重视应试教育的内容,考什么就教什么,导致在学生的印象中,语文就是背诵文言文,将文言文背诵下来就万事大吉。这样的思想过于浓重,势必缺少了对文言文内在知识的学习和情感教育的培养实践,因此学生学习到的东西都是死板的、片面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也是不够深入的。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从教材入手,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前提。为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师应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入手,针对文章中的字、词、句等细节知识点以及与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增强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改进和提升。
例如,以《醉翁亭记》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前教师应针对文章的背景信息以及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比如介绍与文章作者欧阳修有关的信息,介绍他的文学地位以及代表作等等,以及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这篇佳作的等等,让学生对与作者以及创造背景有关的信息有基本的把握。之后,教师应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如滁、壑、琅琊、辄、暝、翳等的发音、写法以及具体的含义和用法进行讲解,解决学生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生字词的障碍。
之后,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语句进行讲解,如蔚然是什么意思,林霏指的是什么等等,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和结构,并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细节之处的信息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本课的基本信息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对教材中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详细地介绍和讲解,增强了学生对文章大致内容的基本感知和理解,夯实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促进了文言文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做好指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对文言文的理解上、翻译上都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地发挥其自身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耐心地指导教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技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主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自主学习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例如在《爱莲说》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文章突出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呢?”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地了解和探究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和交流,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还可以通过鼓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做到教学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式。只有帮助学生建立并发展起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并且勇于解决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摒弃传统单一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束缚的基础上,积极将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引入到文言文教学中来,降低陌生、抽象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使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设备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来。以《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感悟到文章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美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情境,给学生展示一幅课文中所描述的动画视频画面,将文章中所提及的桃花、小河、渔夫等想象及其构建出来的与世无争的美好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上舒缓、应景的音乐,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作者——陶渊明的相关信息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勾画出这样一幅生动、优美的画卷的,从而更好地促进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展。如此,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巧妙、合理利用,为学生打造了一种集声、像、色于一体的课堂学习氛围,凸显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良好氛围,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又如,教师还可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来。以《出师表》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诸葛亮给刘备父子提出的治国主张和策略,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及其作为政治家的宏图伟略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在课堂上,为了达到课堂激趣的目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三国中一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如草船借鉴、空城计等等,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生动故事的吸引下对新课内容展开探究。如此,便将趣味故事融入到了教学中来,提升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比赛或是游戏等各种富含趣味性的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来,比如为了检验学生对某篇文言文的记忆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背诵,背得又快又准确的可以得到一份小礼品。这种形式的活动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开展的基础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开展教学,以词汇作为教学的重点,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阅读教学为主要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开展,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也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丽英.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9).
{2}姚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5).
{3}孙燕.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