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有效开展课后复习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龙熙彦
[导读]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同样也是初中和高中学生也要学习的科目,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说,包括有很多个环节,其中大致包括课前预习,上课中认真听讲,和课后复习,这三者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都很重要.
        龙熙彦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同样也是初中和高中学生也要学习的科目,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说,包括有很多个环节,其中大致包括课前预习,上课中认真听讲,和课后复习,这三者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都很重要。课后复习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课上所学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使自己的基础更加的牢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晰地认知,明确自己哪些地方掌握的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复习;制定复习计划;围绕重点;总结错题;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学生的成绩却参差不齐,这说明学生的成绩不仅仅跟教师的教授水平有关,还跟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有关。有些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够很好地完成,但是有些学生却摸奸耍滑,不认真复习,就会导致课堂学过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复习,知识点也没有总结归纳,那么所学过的知识点就会很快遗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有效开展课后复习作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制定全面复习计划
        对于学习而言,不是简单的玩乐就可以得到一个好的成绩,而是需要在各方面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方式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而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在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扩展,将知识运用到问题中。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的时候要制定全面的复习计划,很多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通常都是学多少算多少,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就会造成很多情况的发生,比如学生没有办法将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串联起来,再或者学生对自己的水平盲目的自信,这都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在教授“数与代数”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会先带领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相关方面的知识点进行回顾,给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数,如果按照自己的理解应该怎样将它准确的表达出来,代数又该怎样去表述出来,两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同时要将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跟之前学生学习过的百分数联系起来,明确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当学生弄懂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问题的完成度明确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很好的掌握,并将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标注出来,进而学生可以在课下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时重点复习哪些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全面的进行复习。
        二、围绕课堂教学重点
        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的时候要围绕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重点,每节课讲授的时候教师都会先给学生讲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这样不仅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教师知道知识讲授的侧重点在哪,也能使学生在课后知道怎样去复习。小学生通常没有自己分析总结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注意,明确哪些是需要学生进行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需要学生进行了解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掌握教师所划的重点。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要结合教师课上所讲授的内容,将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跟之前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将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对数学的学习来说,知识通常是环环相扣的,所以掌握好每一次的重点知识点对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会先带领学生对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复习,明确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然后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预习,了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并自己总结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中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有侧重的去听课,也能在课下自己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有所侧重的去复习。这时候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三、总结归纳试卷错题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中不仅仅课后复习是重要的,对于试卷的整理,对错题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也是很重要的。在每节课讲完知识点之后,教师通常都会布置课后作业,这样既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而进行分层次教育,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那些方面没有完全掌握,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通常自制力比较差,不会自己主动的总结整理错题,这就会造成学生哪些不会的题型在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仍然不会,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教师应该强制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总结,在每次做过试题之后,让学生把自己做错的题目归纳到一个笔记本上,并写明自己的错误的原因,这样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容易解决。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内容的时候,在开始本节课内容的讲解之前我会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大致了解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对于小数的加减法来说,是计算题,也是整数的计算的延伸,所以应该让学生跟整数的加减法区分起来,小数在做加减法的时候相对于整数加减法来说,难度稍微增加了,学生如果不仔细做题的话很容易小数点的对齐方面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多布置一些试题,让学生去完成,学生在做试题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当学生完成试卷之后,应该对试卷的错题进行分析总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写明错误的原因,当需要复习的时候或者考试之前将自己总结的错题拿出来看看,将会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四、有效构建思维导图   
        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不像语文和英语那样前后的知识点没有连贯性,数学的学习是前后相关联的,通常都是先易后难,前面学过的知识点是为后面更深层次学习数学做铺垫的,比如我们在学习加减乘除这些基本的计算方式的时候,后面的解方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等都会用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仅仅是满足于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而是需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将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在自己的脑海中有效地构建思维导图,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知识点,正如我们会先学习九九乘法表之后再进行两位数乘法一样,学生要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都运用起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如果不借助具体的模型对知识点进行讲授,不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会借助教学模型来辅助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上放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关于圆柱和圆锥的事物,并让学生按照圆锥和圆柱的判断条件进行判断回答,比如我们所使用的茶杯是什么形状。小学生通常自制力比较差,所以教师应该要尽量帮助学生克服这一缺点,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去自己去总结所学过的关于形状的知识点,并且总结归纳不同形状之间的关联,将所学习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根据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体系有效地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说自己进行总结思维导图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总而言之,学生开展课后复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看,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复习,脑海中所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遗忘,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而反之学生如果赶在遗忘时间之前得到有效的复习,就会加强记忆的深度,将知识点牢牢记住。复习也是有规律的,并不是说 只要在知识点讲完之后复习一次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遗忘程度有效的进行复习。  
        参考文献:
        [1]杨晓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6(21)
        [2]韩梅.对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