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姗
潜江市机关幼儿园43311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幼儿教育能使人受益一生。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戏曲教育是当下的一种教育流行趋势,戏曲作为我国的国粹能够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丰富的戏剧中享受到艺术的乐趣,从小奠定艺术的基础和审美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颇具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浅析戏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讨论如何通过戏曲在幼儿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对戏曲的认知。
关键词:戏曲 ;幼儿教育; 传统文化
戏曲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地位,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戏曲中包含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学习并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如何通过戏曲在幼儿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是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课题。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戏曲的魅力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探究。
1.通过戏曲在幼儿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戏曲对幼儿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的戏曲文化中包含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赞扬和讴歌,爱家爱国的情节及教育人们要忠厚,善良重孝道,学生在戏曲文化中耳濡目染,能潜移默化的接受来自戏曲的熏陶与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戏曲和古诗词一样具有文化教育精髓,体现了我国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幼儿戏曲教育是一种的新的教育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幼儿教育,幼儿戏曲情节简单故事性较强,这样的上课方式更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在美好的故事中去分辨正确的事物,幼儿的表演模仿能力极强,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引导,孩子会模仿所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戏曲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及表达,幼儿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且模仿能力极强,通过观看戏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思维模式。
2.通过戏曲在幼儿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时需将戏曲教育与学生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优秀的戏曲知识,也能感受到我国戏曲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
2.1 通过戏曲培养幼儿的爱国教育
戏曲被视为我国的国粹,国粹是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璀璨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国粹,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戏曲在人们的精神及娱乐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将传统的戏曲与教学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例如让学生通过观看《小兵张嘎》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少年事迹,戏剧讲述了小英雄张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尽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查员的故事。戏剧中张嘎的人物形象塑造饱满生动,一个爱国爱党,不怕困难,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们通过观看可以了解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学生年纪虽然小,但是情感世界却非常丰富,能够理解戏曲中所表达的内容也能与之产生共鸣,因此通过戏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心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
2.2 通过戏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戏曲通过戏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是戏曲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进行戏曲选择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甄选符合学生的戏曲,戏曲不可难度太大,苦涩难懂的戏曲不仅不能吸引学生兴趣,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多深入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能够自主欣赏戏曲,教师才能更好的结合戏曲进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戏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以蒙古族孩子玉荣和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为依据写成的,该戏剧表现了姐妹俩的勇敢及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是现在社会独生子女所缺少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娇惯缺乏为他人考虑的奉献精神,戏剧以动画的形式将人性中的奉献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在观看戏剧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会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束语
近年来,素质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学生们将承担着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担任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当今教育的重任。让学生通过戏曲教育吸收更多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我国伟大民族艺术是戏曲教学的重任。广大音乐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综合教学素质,通过音乐教育,让戏曲文化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享受音乐戏曲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与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花.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艺术教育,2017(12).
[2]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