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燕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方元镇中学 4244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过程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还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其中信息技术不断整合初中数学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出发,进而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优化整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意义;问题;整合途径
初中数学是非常具有强逻辑性和四维星概念的科目,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较大,对数学老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和限制性[1],同时也给复杂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了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影响力,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但由于整合的尚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和完善,共同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表现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规律具体化,将枯燥的数学内容趣味化,并用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增强其知识的联想能力和记忆力,从而在教学课堂上打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动力,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相关知识和规律,化抽象性概念为显性知识,逐渐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实现信息共享,创新交互式学习方式
信息化数学教学方式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信息共享,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获取数学教学的前沿知识,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信息传输工具促进相互交流,如电子邮件、聊天软件或是视频软件等,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交互式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科学化教学管理,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科学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如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电子课件和教案文档存储及管理服务。并且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虚拟的线上教学,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整合模式片面化
现阶段,教学的整合还停留在表面整合的阶段,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并且课件内容几乎是将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搬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只是简单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演示工具,缺乏多种整合探索的能力。其次,教学的整合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除了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展开实践方面的教学活动。因此现阶段的教学整合过于片面化[2],不仅没有使信息技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同时也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刻意追求现代化
目前,部分初中数学老师为了追求实现现代化教学形式,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股脑地将教材搬运到显示屏上,而没有考虑到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且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导致本末倒置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教材知识,也违背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初衷,更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水平的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到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教辅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高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的高效学习工具。
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展示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效率与教师教学相结合和教学形式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利用和平衡好信息技术这项优质的教学资源[3]。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
(一)明确整合目的,找准整合的切入点
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整合目的,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围绕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整合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机结合,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课件,从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以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为例,老师在进行第二章“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内容教学时,可以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中心对称图形的图片,如球、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中心对称图形的例子,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重难点,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声形化和多样性特点,利用音视频、动画和图形等表现形式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时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数学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不仅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信息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模拟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化静为动,以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功能向学生直观的展示数学演变规律,使书本上静态的知识“活”起来,弥补了教材缺乏空间展示的缺陷,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以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为例,老师在进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内容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线转动直线,并在一旁标注圆的半径以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直线与圆从相离、相切到相交的位置关系变化,和圆的半径以及圆心到直线的数量关系,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创新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在进行教学整合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创新如可视化教学、直观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地去获取和加工信息,通过自主操作计算机,切身体验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老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胆将其整合实践,明确整合的目的,找准整合的切入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结合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多样性和声形化等特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教学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4-29.
[2]江为德.“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151.
[3]周荣超,秦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