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索构建新型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  关雪青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教师开始找寻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雪青
        长治市潞州区站前路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教师开始找寻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应该是一个活泼快乐、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的知识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法应运而生。小组合作交流,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轻松环境下,一起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提升兴趣;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一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建立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运用了小组教学法,但是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只是去模仿,没有真正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我从教小学数学多年,对这一教学方法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希望可以给广大师生带来帮助。
        一、小组合作,提升数学兴趣
        我们都知道,数学这一门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让很多学生十分的头疼。还有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一节课之后就慢慢跟不上教师的脚步了,长此以往,渐渐就会拉下成绩。他们还会因此失去信心,他们认为数学知识很难懂。所以,在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我们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高的参与度,他们会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亲自参与数学的解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探索,改善传统教学中依赖教材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此外,在进行小组探究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探索,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课时,我会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按照分好的小组坐在一起。随后,我将课前准备好的水果拿出来,每个小组分五个苹果三个橘子。“这可不是给你们吃的哦!等会上课要用的。”我用这样幽默的语言开始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我吸引过来。我给他们讲解一下本节课要讲解的基本内容,利用一个小游戏教他们数数。我让学生数一数,自己面前一样的苹果和橘子有多少个,算完之后,先不要说出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说。之后的讨论十分热烈,学生对这个话题都十分有兴趣。之后,我再让小组长随机拿走几个水果,其他组员数一下还剩下多少,最后从组长那里取回一些,凑够六个水果,完成任务。
        二、锻炼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数学的学习本就是从根本上对思维的锻炼,一节好的数学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这不仅是一节课的基本要求,还是培养学生的必经之路。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我们不能没事做,我们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可以大胆的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接下来的思考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可以在互相交谈中,明白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接受来自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提升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免学生思维固化,还能提升自信心,从而更积极进取,对数学也不会那么惧怕了。我们作为数学教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例如,我们在一起学习“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提前让学生自己分好小组,每六个人一组。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组合,这样他们之间更有默契。

同时,关系好的几个人会更加熟悉,他们会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接下来,我开始进行授课。我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钟表有哪些?学生讨论之后,我开始进行探讨环节,我告诉他们其实钟表是和我们的时间有关的。于是,我开始给他们普及一些钟表的知识,我讲到日晷的时候,学生明显兴趣高涨,借着这个机会,我给他们讲了时间的分布。学生听的很认真,课堂氛围也逐渐上升了。之后的时间,我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解决,因为他们都是好朋友,解决问题起来十分的迅速,课堂氛围融洽。
        三、培养学生责任感以及合作意识
        小组教学中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他们对于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考虑自己组员的状态,让自己更加努力,组员之间才能共同进步。朋友之间还可以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每个组员都会为小组负责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互相熟悉。班集体的课堂氛围会逐渐上升,从而对集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向小组内其他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接受不同观点的同时,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家在一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大家各抒己见,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再难的问题也可以一步步的解决了。它让每一个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例如,我在讲授“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也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已经熟悉了我的授课模式,在上课的时候开始自己进行组队。但是这次,我将他们的小组拆开了,打乱之后重新组合。这次是随机组队,要求是之前没有一起组过队的人一起。学生都很困惑,随后我进行解答。我希望大家都可以互相认识一下,而不是总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大家知道了我的想法都开始接受了。今天我的要求是,每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我会在课堂中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小组获得一个积分,到最后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获得奖励。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帮助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参与者,他们会真正成为一个课堂的主体。我们可以让学习程度好一点的学生带动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将他们学习到的知识互相交流。作为讲授者,为了能够讲的更清楚,他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分析和阅读。其它学生为了能够跟上进度也会努力学习,认真的进行交流。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他们就会做好出色的表现,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学,自学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在讲解“观察物体”一课时,我会借助多媒体结合小组进行教学。我先用多媒体放出一个物体的模型,吸引学生课堂精力之后开始授课。首先,我会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大家试着将自己看到的图形画下来。不管画的好看不好看,都要试着画一画。之后,每个人将自己画的东西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在展示的时候,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每个人画的都不一样,这时候他们就开始讨论,共同探究、一起解决这个难题。随后,我给他们解决困难之后,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分享经验。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的自学能力都提升了。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教学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小组的分配,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不同的分组方法。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不同性质的分组,这样才能有效地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收获一段友谊。
        参考文献:
        [1]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2]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