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朱清清
[导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通常都会整节课的讲授知识,从而使得留给学生去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
        朱清清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小学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通常都会整节课的讲授知识,从而使得留给学生去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任务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针对每节课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解法,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得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任务型教学模式也能够很好的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苦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小学语文;集中精力;加速进入状态;培养优秀习惯;提高质量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中通常很难做到整节课都精神集中,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以任务型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通常更加容易在课堂上走神,但是小学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夯实基础的阶段,所以任务型教学的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作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集中学生学习精力
        任务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我们都知道,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就想着到课下自己再把没有掌握的知识补回来,但是却很少能做到,有的即使做到了,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远远没有当节课的知识点当节课就完成的效率高。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一下任务型教学,在课堂中不再全程讲知识点,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知识点之后,就差不多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所缺少的是对知识点应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所学过的知识点的应用,还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飞向蓝天的恐龙》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会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不懂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状态适当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在讲授《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时候,我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文章进行朗读和理解,并向学生进行提问,比如“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向我们表述什么”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然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可以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如果课堂上全程都是教师在讲授,学生没有参与感,就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二、加速学生进入状态
        因为日复一日的重复式教学,所以课堂通常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小学生比较喜欢新奇的事物,很难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而且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中学生来说比较差,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做到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小学生的学习中,不仅仅只是扮演着教师这个角色,更多的还是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塑造,我们通常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但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同样重要,教师在教授方式上面有很多选择,而任务型教学可以加速学生在课堂做题中快速进入状态,这样既可以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紧凑,也会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园》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会先让学生进行对文章内容进行预习,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文章所想要向我们讲述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有了任务之后学生就会有一种紧张感,这样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会使得课堂过于散漫。

童话故事通常比较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包括很多家长也会在孩子睡前将童话故事讲给孩子听,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这一特性的这一特性,将学生引入一个独特的童话意境。只有当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感兴趣的时候才会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布置任务,要依据学生所能接受的难易程度适度的进行布置任务。
        三、培养学生优秀习惯
        当传统教学模式霸占了太多次教育课堂时,一种新的并且优秀教学模式的出现就会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应该要负起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且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去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并且让学生去完成。学生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对所学过的知识点的有效应用,那么在之后学生再做题,就学会了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知识得到应用之后,再做题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将所学过的知识跟问题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教授《守株待兔》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会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需要掌握什么,在课前先对文章内容进行熟悉,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想要向我们表达什么。教师这样规定学生的学习步骤,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一步步的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日常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养成的,教师不再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学,而是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将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只是想着让教师解决,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问题的答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生基本上都存在一个通病,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新奇的事物吸引,但是却又很难做到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上。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能将课堂变成教师的课堂,学生全程没有课堂参与感,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通常对能够吸引自己的事物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讲授过基础知识之后,将课堂还给学生,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算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教师也可以设置奖罚措施,对于完成比较好的学生给与一定的奖励。
        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会先让学生在课前对文章内容进行预习,其中包括对文章内容进行快速的阅读并尝试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将自己不懂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然后在上课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当我在开始正式讲授本篇课文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文章的段落进行划分,并说出每一部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对生词进行组词,并对词语的内容进行掌握。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紧凑,使学生有更多的课堂参与感,而不是如教师全程都在讲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那样,学生不仅没有可以课堂参与感,还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没有很好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全程都在讲的教学方式,可以真正做到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使得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的局面。任务型教学不仅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帮助,还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我国近年来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所以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融入今年来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帮助的教学方式,而任务型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奚佳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文本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2)
        [2]陈金铭.确立目标 任务驱动 主动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