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合作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苟润龙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今的教学更加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运用探究式合作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苟润龙
        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今的教学更加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运用探究式合作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针对探究式和做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一些关于探究式合作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合作法;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改的提出对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课堂要摒弃传统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下文针对探究式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是老师在黑板或用电子课件来展示本次课堂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同时向学生灌输一些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课堂需求,虽然学生对这些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灌输对学生在实际的解题中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传统的填鸭式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特别是高中数学知识逐渐变得复杂多样,仅仅通过这种表面上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明显,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另一方面,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会逐步失去探索和质疑的能力,对学术方面就会失去一定的探索精神,这种学习精神不值得提倡,要知道,探索精神不仅仅是在学习中运用到,在生活中更是如此。
        (二)教学手段落后
        高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手段比较的落后,目前有很多的数学教师的教学手段还处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模仿的阶段,而且老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没有得到更好的创新,他们的教学模式还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题海训练上,认为数学教学重点在于不断的刷题”,而忽略了对学生脑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启迪,没有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解题思路,没有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而且简单的做题,只能将数学能力体现在做题上,学生遇到难题很容易直接放弃,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化,没有将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起来,极大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探究式合作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合理的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
        在探究式合作法的应用过程中,小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想要让探究合作法发挥它最大的效果,就更应该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时需要“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分组原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多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的管理和指导,这样大大的增加了探究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一个小组的成员最多不应该该超过5个,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小组之间的合理搭配,从而实现小组内的优势互补的作用,使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充分的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1]。
        (二)科学的分配数学学习任务
        在探究式合作法的实际应用中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总是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积极的发言,而成绩薄弱的学生总是躲在后面闷不做声,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直接“窃取”别人的探究成果。

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是因为在探究式合作法中没有重视学习认为的科学分配,导致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合作探究方法失去应用的效果。因此在探究合作法应用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给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一些参与的机会,这与学习任务的分配有很大的关系。在分配学习任务时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为自己的小组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样学生能够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正弦定理》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研究和讨论,让学生得出             ,让学生初次了解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然后在全班各小组范围内分别运用传统证法和向量法来证明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中,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加强对正弦定理理解的深化和巩固[2]。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探究式合作学习
        探究式合作教学法在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教学意义,但是并不是任何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比如一些很浅显的问题就不需要开展探究合作式学习,一些传授性的知识如果采用合作探索的方式,反倒会对学生起到反作用。比如学生可以对正弦定理展开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等积法”或“外接圆法”或“向量法”来对正弦定理进行推导,但是在推导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于推导过程,还要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思考斜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否存在于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中,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推导,从而让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涵,最后让学生探讨正弦定理是否在任意的三角形中都存在这种边角关系。除此之外,通过合作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让学生知道通过正弦定理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和一边,来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或者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其中的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进而计算其他的角和边。
        (四)问题情境的创设
        提问的策略和情境的创设在探究式合作法中非常的重要,这种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被广泛的运用到,在探究式合作教学中可以逐步的加深这种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提问和交流中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比如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来帮助学生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出新的学习知识,学生们非常的感兴趣,同时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向学生提出问题1+2+22+23+…263到底等于多少呢?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提示,比如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个和式有什么样的特征?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后一项,那我们如果在等式两边都乘以2,结果会怎么样呢?然后将前后两个和式进行对比,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将两个和式相减后,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这些情景和问题的提出,都是促进学生合作探究顺利展开的有效条件[3]。
结语
        探究式合作教学法打破了教学常规,也是高中教学课堂的重要创新和改革,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数学课堂,其他的学科也可以被运用到,因此这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非常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加大对探究式合作教学法的研究,并结合本班、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展开探究式合作法,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本文对数学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探究合作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祁玲娟.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1):106+108.
[2]曹广明.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27+229.
[3]欧阳志.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3):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