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李国锋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守旧的教学理念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不段增长的人才需求。
        李国锋
        惠州市龙门县永汉中学,广东  惠州  51687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守旧的教学理念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不段增长的人才需求。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新课改强调教育应以素质为主。初中是整个教育阶段的核心,起着重要的承转作用。由于不纳入升学考试,很多学校刻意忽视美术等副科的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与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本文以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为切入点,详细分析培养初中生美术素养的重要作用及主要策略,力求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增添助益。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美术素养;新课改
        近年来,国家对素质教育愈发重视,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软硬件设施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但仍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语、数、英等主科,在美、音、体等副科表现的更为明显。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美学教学在人文素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有效激发初中生美术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农村初中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学方式落后,教师态度敷衍,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精髓,更加无法培养理解和分析能力,掩盖了美术学科的价值,亟待解决改正。
一、农村初中美术教学难点分析
        美术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上好美术课不仅能提升艺术修养,还能提升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由于不纳入升学考试,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不断给学生灌输美术不重要的负面思想,限制了学生培养美术素养的权利。现将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如下:
        1、重形式、轻实质
        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美术教学应当是内容丰富的、多元化的。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接受能力不同,不同学生在完成相同命题的作品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也是美术的灵魂。模式化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绘画出的成品缺少创新,将美术激发想象力的功用完全掩盖,无法培养美术素养。
        2、强调技术、忽视艺术
        美术绘画中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需要依赖夯实的功底和娴熟的技艺来表现。作为艺术门类,美术的艺术性常常高过技术性。为应对升学考试,在为数不多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只关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不重视拓展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都得不到培养,限制了美术素养的形成。
二、培养美术素养的作用与策略
1、培养美术素养的作用
        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初中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等多方面综合发展能力,是经过多年积累的精华,能帮助学生获得图像识读、审美分析、美术展现、创新创意、文化感悟等五方面的能力。其中图像识别是美术素养的基石,是学生对众多元素符号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发现和解读身边种类繁多的图像信息,并掌握其价值。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美术语言获得的视觉体验能让学生产生相关意识,将众多美术元素融会贯通变成自我的情感展现。通过美术学习,学生会对审美对象形成系统的感知、评价和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独特的审美判断能转化为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美术创作能让人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正是培养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更加新颖独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文化理解是形成美术素养的关键,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知、理解美术作品,会对民族文化更加认同,文化视野也会更加宽泛。
2、培养美术素养的策略
(1)锻炼观察能力
        观察是所有学科的开端,只有迈好第一步后面才能走的更加踏实。很多美术教师不重视自己教授的学科,更加不重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认为只要学生大致了解即可。笔者认为,观察可分为内、外两部分。有效的观察能让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懂得该如何布局。细致观察所要绘画物品的外形、色彩、结构,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有助于思维拓展,让思维更加形象。
(2)提升形象塑造能力
        审美是美术素养的重要构成。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注重找寻美术教材中的审美规律并将其呈现给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系列美术作品以更加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其造成视觉冲击,再通过侧面引导让其对比、想象,并形成艺术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穿插讨论、提问等教学技巧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从塑造学生的形象感入手,通过设置问题带动初学生的兴趣使其掌握美术作品的风格。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应注意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采用多用化的教学方法拓宽美术视角,了解美术历史。在介绍美术作品时,应深挖其隐藏的文化内涵,使教学更有深度。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的《文明之光》时,可先引导学生欣赏彩陶、瓷器、青铜器的图片,再通过介绍这些作品所处的时代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及作品背后隐藏的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想象力
        不同于思想固化的成年人,初中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喜好幻想。他们思维跨越大、勇于创新,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美术不是简单的临摹,每一幅优秀的作品背后都带着作者浓厚的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可一味追求技巧,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积极进行创新。例如:著名的画家毕加索有很多闻名于世的抽象派作品,教师可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学生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作品。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进而积累艺术修养。
三、案例实践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光各具特色,一直以来都是绘画的主要题材,深受广大绘画爱好者喜爱。以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寄情山水》课题为例。教师可将让学生了解我国山水画的发展情况、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列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可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山水画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循环播放的图片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意识。前期准备完成后,教师再讲解绘画步骤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最后,将学生的作品悬挂起来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以便帮助学生改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素养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广大农村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让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活起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内涵、提升艺术修为,进而具备良好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妙霞.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分析——以本土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5):28+30.
[2]钟招佐.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A].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C].2020:3.
[3]张阿妮.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浅谈本土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02):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