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辅导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孙献文
[导读] 导致运动成绩不理想。针对中长跑训练实际,教师应该积极展开科学、合理的辅导,来提高合格率、优秀率。
        孙献文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城关中学  5122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中长跑是高中生体能测试的必考项,在高中文化课业任务重、锻炼时间少的现状下,很多学生缺失应有的中长跑心理与技术储备,导致运动成绩不理想。针对中长跑训练实际,教师应该积极展开科学、合理的辅导,来提高合格率、优秀率。
        关键词:高中体育;长跑训练辅导;有效策略
        引言
        目前在我国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体育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目前高中生普遍体质较差,所以说加强体育教学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跑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中长跑教学的开展对于提高目前高中生身体素质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围绕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并就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畏难心理严重
        目前高中学生由于课堂学习时间较长,户外体育锻炼时间极少,导致体质较差,久而久之对于中长跑运动的畏难心理便逐渐产生,不利于他们通过中长跑运动来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体质,也不利于高中一线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长跑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身体负荷比较大,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肉酸痛和呼吸困难等生理现象,更加重了学生对于中长跑运动的畏难心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1.2兴趣严重缺失
        由于目前高中学生大多在家庭中都处于被娇生惯养的状态,有的甚至吃不得一点苦,更别提对意志力有极大考验的中长跑运动了。目前,高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被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所消耗,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接触非常少,户外锻炼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对于中长跑运动的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只是将其简单地视做一项体育考察项目而已,并没有从心底里重视起来。
        2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辅导的有效策略
        2.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中长跑运动
        中长跑运动对于很多高中生而言带有一定的恐惧感,由于训练时间长,对学生体力消耗大,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体格较胖、平时不爱运动的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心理抵触情绪较大。在引导学生参与中长跑运动时,教师要强调该项目的锻炼价值,特别是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呼吸、循环系统等机能,对中学生骨骼生长、发育作用更显著。中长跑运动,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通过长时间的跑步,有助于改善和预防某些慢性病,增强体质,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另外,对于身体肥胖者还有助于减肥、健美,让人变得更聪明。在心理调适方面,教师要做到分层施教。不爱运动、意志力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分段、分级锻炼,并针对学生出现的胸闷、四肢无力、呼吸不畅、跑速下降等问题,给予良好的疏导和讲解。解释“极点”现象,鼓励学生突破自我,持之以恒,在出现退缩时,可以采用深呼吸、减慢跑速、加强摆臂等方式,来缓解中长跑运动带来的不适。由此,渐进地适应中长跑运动的节奏。另外,可以通过安排意志力强的学生陪同训练,来监督、鼓励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极点”带来的退缩心理,坚持跑完全程,提高运动成绩。


        2.2体育品德与操守的培养
        最后要提到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体育品德与操守的培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更广泛意义上的体育精神培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田径项目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不轻易给自己设限,敢于突破,勇于尝试,能够承受面对挫折与挑战,将挫折视为鞭策的驱动力来进行更好的自我提升等。比如,田径团队项目训练中关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也是体育精神的体现。比如,对体育规则的尊重、执行、捍卫与敬畏等,也是体育品德操守的体现。这些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价值观意识流层面的教育引导,同样应当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体育核心素养,包括了运动认知、健康认知、社会适应、美德情操这几个方面,它们涵盖、渗透、融入到体育项目当中,表现在体育锻炼的点点滴滴。教师在组织设计体育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挖掘体育项目的更多教学价值,将体育项目本身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导向,问题思维导向,实践应用导向等丰富多元的层面都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应当在学习认知,理解实践这些多元层面的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体育核心素养,让自己能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在体育的助力下实现更好的个人成长。
        2.3注重训练方法的学习,提升学生中长跑技术水平
        中长跑运动中,步法、呼吸、摆臂等技术要点必须灵活掌握,才能在中长跑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取得好成绩。首先,呼吸调控很重要。如果在中长跑运动中,呼吸节奏紊乱,可能带来气息不畅,反而让身体过早感到疲劳,直接影响成绩。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控好步法与呼吸的关系,保持良好的节奏。通常而言,在中长跑过程中,以两步一呼气、两步一吸气,或者三步一呼气、三步一吸气为宜。学生在跑步中还要根据自己实际,灵活的选择呼吸方式,使得自我的呼吸保持良好的节奏。一些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呼吸调整不当,忽视跑步节奏与呼吸调整。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在跑步训练中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倾听音乐节奏中,放松步法与呼吸的协同。也可以在平时组织学生做韵律操,通过韵律体验来让学生熟悉运动节奏。其次,调整跑步的肢体状态。一些学生平时不爱锻炼,腰背肌肉能力差,在跑步时,含胸弯腰,大小腿后摆多,前摆少,身体过分前倾,不利于提高速度和成绩。在指导学生训练时,可以通过高抬腿训练,增强学生高抬膝动力定型,保持身体平稳;在动作速度方面,由慢渐快的训练;在腰背力量方面,可以通过俯卧撑训练,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也有助于改进学生的抬首挺胸习惯。再者,对摆臂方面的问题,如摆臂姿势不正确,摆臂无力等,可以展开规范化摆臂技术训练。正确的摆臂方法,需要从步幅、大腿蹬摆等力量协同下,利用摆臂来协调身体平衡。我们可以在原地,让学生体会肩关节摆动时以肩为轴的运动方式,双手自然放松,肘关节前后摆动,慢慢感受摆臂的特点。这一练习熟练后,可以增加两腿前后开立,辅以摆臂练习。在前摆时,不超过中线,上摆不超过下巴,肘关节夹角小于90°,下摆打开肘关节约120°。通过反复训练,交替感受摆臂方法。另外,一些学生在长跑时,上体后仰,导致重心偏低,易产生坐着跑的错误动作。该情况多与学生腹背肌力量不足有较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仰卧起坐或仰卧举腿等方式,来强化学生腹背肌群的力量。当然,在平时训练时,还可以选择坡度较大的上坡路进行练习,并要求学生高抬大腿,上体不要后仰;跑楼梯也是一种良好的纠偏方法,牵引重物跑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结语
        在我国现阶段高中中长跑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要解决这一难题,势必会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线体育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改进,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从而确保体育教学中中长跑教学的质量,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乔国宝.探究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同行,2016(12).
        [2]刘宗明.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2017(8):124-124.
        [3]芦毅恒.“心理训练”在高职中长跑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16(12):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