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赵峰
[导读] 在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高中班主任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新人才。
        赵峰
        山东新泰市新汶中学  271200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高中班主任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新人才。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以及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进行论述和研究,以期明确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进而保障高中生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新课改的施行和推广对高中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为了使高中学生学习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帮助学生需要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法,以便高中生可以在正确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和进行班级管理,还必须将道德教育教学渗透到课堂中,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和提高课堂氛围的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
        一、高中班级德育工作的定位及必要性
        (1)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定位
        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先进教育技术和方法得到应用和推广。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啊,学生也开始频繁接触不同的文化理论和价值观,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在高中班级管理教育的发展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深入,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然而,仍存在很多教师和家长更加重视对学生智力教育培养的行为。在整个高中教学活动中,老师只是灌输知识,以便学生在高考入学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父母为孩子申请补习班,以便他们取得好的分数。为此,高中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压力变大,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成绩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对他们的关注点也更多地放在了考试成绩和学习方面,长此以往,就容易忽视了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关注和教育。很多学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父母和家长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帮助。老师和父母应该更多地注意儿童的道德教育。如果在此期间父母和老师没有提供正确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将两者充分结合,在班级管理中科学地渗透德育工作理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目标和道德品质。
        (2)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信息知识迅速更新和完善的背景下,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道德素质更加重要,要求也更为严格。近年来,作为00年代出生的学生,人们认为他们比较缺乏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多的人和部门开始重视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它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一直采用应试教育进行教学工作,而高中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为高考服务。无论是在教师、学生还是家长看来,学习只是进入重点学校的一种工具。至于学习知识的真正含义,他们没有意识到。另外,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实施,社会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是学生的教学工作,这种文化知识也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随着这种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也将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改变教育观念,也可以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我国高中生的德育水平,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合理有效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的工作理念
        首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必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阶段,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提高,人才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要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例如,一名高中班级教师可以将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设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可以提高德育的教学效率。最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想更好地教授学生的知识,就需要继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此外,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期间要有扎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把德育工作与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找到合理的方法。从而渗透到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开展德育工作的工作方法
        (1)根据生活事件随机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研究更加全面。为了使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班主任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讲解德育的理论知识。在此期间,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将教学要求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展高中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活动中,高中班主任必须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眼睛,通过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有效地开展随机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积极的影响。同样,这对于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2)树立道德榜样
        我国许多高中都是寄宿学校,学生们很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在高中班级教师日常德育工作中,必须树立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道德教育的榜样角色非常重要,高中班主任要注意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应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巧妙而合理的发掘和指导学生,把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点,通过榜样宣传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先进的魅力,敦促学生学习先进,追求进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同时,高中班主任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提高榜样教育的说服力。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例如,班主任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帮助同学,对同学友好,在与同事相处时互相帮助。班主任要求学生要文明,礼貌和自觉。穿着得体,以文明的方式行事。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批判框架,以便他们可以及时总结和整理所学知识,加快英语知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发现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高中英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必须使学生保持批判框架的连续性,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此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必要明确指出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计划。通过严格的班级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目的,高中班主任需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职责,有序开展德育工作,从而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璠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魅力中国,2020,(32):147.
[2]刘孝林.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研究[J].魅力中国,2019,(46):56-57.
[3]曾琼芳.刍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才智,2020,(16):164.
[4]雷蕾.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及方法[J].科学咨询,2020,(18):102.
[5]张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讨论[J].学周刊,2020,(2):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