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之法
潍坊市工业学校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与进步。现如今,精细化管理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目前热点话题,同时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讲,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方式及手段,并不是靠思想与意念凭空存在的,与此同时,也是一项精益求精的文化。在中职院校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对于每个班级均可以起到不容小视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学中存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中职院校、工作管理、主要办法
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来讲,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重要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开展的主体,中职院校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过硬的文化课知识技能,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时间提升的社会需求。对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教学,有针对性完成细节教学,有效实施职业理论知识教学与职业技能教育。本文就精细化管理视角下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与探讨。
1、中职院校开展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与意义
对于中职院校来讲,其学生年龄均为15-20岁之间的青少年,在班主任开展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刚步入中职院校时很难快速适应,大部分班主任在开展教学时,一般会使用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以往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很大转变。因此很多学生由于不适应心理,对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学方法产生抵触心理。因此班主任应将其状况改变,在开展教育以及班级管理过程嗯很重,需要将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心理想法以及生理想法进行了解,并展开研究。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教学模式了解每名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每名学生的日常动态,为更好开展班级内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是将班级整个集体的管理进行细节化处理,将整体转变为个体,对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管理落实到实处,做到一种处处管理的模式,由传统班主任主体管理转变为师生共同管理,教师还可以将管理任务下发至每个人,与此同时还应该给每个人设定监督任务,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手段与管理模式,使班级管理更为有序[1]。
? 在中院校班主任开展精细化原则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将爱心建立起来,班主任应该多多读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将自身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并要求中职院校班主任具有较强的心理沟通能力,找准沟通方式方法,并在去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准确运用,观察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帮助学生将其克服并解决,与此同时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健康,使班级凝聚力以及团结力迅速产生并建立,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讲班级看成为一个家庭,进而有利于校园氛围的建立。
2、班主任使用精细化管理对班级内务展开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对于中职院校班级管理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与思想,因此在班主任开展班级内务管理过程中,有效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使班级内务有条不絮的开展。对于班级内务来将,其管理起来较为繁琐,主要原因是事务事项较多,并且很琐碎,一旦班主任没有将其管理妥当,会使整个班级管理制度呈现混乱状态,严重来说,班主任将无法控制全局[2]。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要求学生将每一项要求与任务都进行落实,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对于一个班级整体来讲,纪律占据主要地位,班主任应制定并执行班级纪律,这样模式设立才能将学习开展更为有效,无论是班级卫生、班级纪律以及班级学习方面才能开展更加顺利。因此精细化管理原则的开展在内务方面,可以开展多方面:例如:门窗、讲台、课桌椅等,将责任落实到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对其进行评价与监督,顺利进行。
3、班主任使用精细化管理对情感展开管理
? 在古代,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心教育是由心而发,通过心灵的表达才能达到彼此的心灵最深处。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此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此同时,沟通与交流也是学生与教师建立关系的主要途径。班主任开展精细化管理首先应对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寻找并观察,进而找到每名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了解每一名学生,最终目标为比学生更了解他自己。
3.1尊重学生
? 在班级内,分散开来讲,每一名学生都是以一个个体存在的,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均不同,在课堂上,敢于表现,大部分学生均不喜欢模式化管理,因此班主任应明白这一点,并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基于此,班主任应每天与学生共同生活,积极主动与班级内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了解每名学生。例如:在班级内开展班会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目标,可以将备战月考设定为主题,建立备战目标,以学生思想意识为主体,班主任起引导作用,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每名学生的目标所努力[3]。
3.2体贴学生
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均是和教师在一起,每天与班主任朝夕相处,班主任就应该多给予学生关爱、关心与照顾,不进可以使学生内心感受到温暖,同时还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种教育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情感教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给予学生关爱,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并将自己的爱分给他人。例如:在学生开展统考之前,会有很多学生将自己日常辛苦记录的笔记进行分享,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学习知识点并引导对方抄写笔记,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平日学习不好的学生成绩有很大幅度的提升。甚至当每年的节日,学生彼此之间还会准备礼物,这样的行为不仅增加教师的感动,同时还会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综上所述,爱是可以传递的,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班级内,均可以传递。
班主任对与班级管理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将爱建立在班级之内,建立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将其有效开展,才能使学生有效融入进精细化原则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会交流,通过沟通与交流,建立机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机会,在此基础之上,班主任应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份情感进行深入了解,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帮助学生迅速成长,通过用心开展的工作,收获的将会更多,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相关文献:
[1]万广伟.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下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9, No.639(13):178-178.
[2]万广伟.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下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9.
[3]桑彦彪. 浅析中职学校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及途径[J]. 知识经济, 2019, 000(018):164,166.
[4]张筱慧. 班主任视角下中职院校"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路径探析[J]. 下一代, 2019, 000(002):1-1.
[5]陈巍. "精细化管理"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运用分析[J]. 中文信息, 2019, 000(0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