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篮球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   贾少华
[导读] 小学篮球课的开展是培养学生篮球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篮球事业培养更多人才的重要途径。
        贾少华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 256800
        摘要:小学篮球课的开展是培养学生篮球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篮球事业培养更多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小学篮球课程在实际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机构以及教学方法。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小学篮球课的要求,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升,使小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技能,提高小学篮球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集体性的运动,深受到人们的喜爱。篮球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体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施理性篮球训练对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提升学生对篮球特色教育的认识
        篮球运动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可以改善身体素质。由于受年龄偏小的影响,教师应主动将篮球融入体育教学,在发挥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篮球是一项集体活动,在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引进篮球课程,但是却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小学自主篮球课程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是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小学篮球课的重要性,特别是因为小学篮球班家长的认识不正确。觉得篮球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这种想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兴趣。
        过去,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程重视不够,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现在我们国家提倡高质量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要求,所以,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发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篮球特色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果只是通过跑步训练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小学生来说太枯燥了,这不符合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老师会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情况,设计篮球课程和篮球技能,避免了课程内容过于简单。
        二、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篮球特色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教学目标明确化
        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的参照点。体育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了解每个项目的现状,教师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创造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基本特征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经,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享受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快速融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运动能力。
        在实践课上,许多学生都喜欢篮球。一些学生们一提起篮球就变得活跃起来。

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传统的“反复演示、反复练习”的方式学生在运球和投球上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既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为了摆脱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实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授课,学生分组带球,帮助学生摆脱枯燥、重复的运球训练。
        (二)训练手段多样化
        在篮球课上,教师要注意学生想学什么,对小学生来说,篮球基本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枯燥的工作事情。尽管如此有助于提高篮球技术,但显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毅力。如果教师要想突破这种枯燥的训练模式,就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最基本的篮球学习,例如,两个学生配合传球,原地进行交替运球,原地进行胯下运球,原地进行体前变向等技术动作,使学生不断掌握篮球技术;第二,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调动小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站中圈之中弯腰一只手运球,另一只手去抢断对方手里的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对手的球或对手连人带球都跌出圈外,则为获胜,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在高强度的比赛中的控球水平,也是一种基础的运球联系,可以加强学生的兴趣。第三,还可以通过CBA、NBA等篮球游戏的多媒体演示,激发小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通常作为下雨天不能进行室外课教学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播放一些篮球的视频,也可以讲解一些技术动作,进行“无实物表演”。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热爱程度。
        (四)教学氛围和谐化
        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对每一个班级的同学都进行充分的了解,为下一节课的课程设置奠定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些动作上技术上可能会导致伤病出现问题,要及时加以制止,耐心的对其进行引导和更正,也有很多学生想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加入篮球队进行训练,日后站在更高级别的赛场上去挥洒汗水。因此,教师可以对这类学生进行适当的篮球训练,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要求,想对他减少体育课中自由活动的时间,进行加练,以此来激发学生篮球训练的积极性,自觉开展课后篮球训练。另外,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平时对学生进行询问,积极解决他们在篮球中或身体上的一些问题,帮助小学生提高篮球教育的效果,同时也要时刻注意保护学生,避免篮球带来大伤病,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学生在篮球的运动中受伤,因为总的来说,篮球还是属于一项以对抗见长的运动,为了避免学生遭到严重的伤病,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做好普及知识和保护措施,让普通的学生身体更加健康,让想要走向更高赛场的学生保护自己的身体,毕竟有一些重大的伤病是可以断送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的,这些都不能忽视。
        结束语:篮球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应加快观念的转变和认清体育对小学生的作用。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篮球教育,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为小学篮球教育作出贡献,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淑波.人本位的篮球文化思想教育方法探索[ 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2]孙旭东.基于动作要素探析小学阶段篮球技术的教学策略[ J ].中国学校体育,2016(01).
[3]周欢欢.多媒体课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