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芬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湘阴渡镇中学 湖南 郴州 423307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贯彻落实,初中音乐教学也在向着更为宽泛的视域而发展。而实现对于新课标理念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度渗透,则成为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且普遍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更希望在音乐的洗礼、熏陶、感染下提升审美情趣,塑造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初中音乐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身心特性与认知规律为基础,积极探索挖掘学生艺术潜质的有效措施与科学方法,并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优化、教学路径的延展、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策略的创新,给予学生思想、认识、情感等方面以多元且丰富的刺激,促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赏析音乐资源、开展合作交流中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真善美的追寻,获得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音乐情怀的提升,带着饱满热情、迫切夙愿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挖掘;艺术潜质
新课标以高点站位、全新视觉为初中音乐教学向着个性化、多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铺设了道路。而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也应该以学生艺术潜质挖掘、塑造为关键突破口,为促使学生更好学音乐、用音乐而提供助力。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个性特质、认知体验、理解能力不同,以致教师在挖掘学生艺术潜质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不同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探究性的教学生态,促使学生在认知迁移与夙愿释放中感知、体味、领悟音乐的价值与内涵,以自己的视角审视音乐中所蕴含的审美元素、艺术魅力,为实现自身核心素养培育,艺术潜质开发而提供保证,奠基铺路。
一、创新教学方式,在丰富体验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质
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实践者、体验者。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音乐潜质的激发,教师应该尽量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寻求创新,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禁锢,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探索、感知、想象、创造的机会、时间、空间。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求新求异、创新创造,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自身艺术潜质的深度挖掘。一是倡导学生即兴创作。通过对自己所喜欢的乐曲、歌曲改编的形式,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想象,对歌曲编配新的前奏或结尾,对歌曲进行演唱上的艺术处理,或者借助听音乐编故事,当堂表演、创作诗歌、用简单的画图来表现音乐的进行、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及乐器的演奏等方式,在音乐创作中用多元、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激活自己的艺术潜质。二是发挥网络媒介作用。为了促进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借用多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交互工具或者资源素材开展音乐教学,使学生的音乐认知由感性向理性、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将一些学生所喜爱的乐曲、戏曲、歌曲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近距离感知、观察、了解其剧情、配音、场景、道具等,在深入的感官刺激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质。三是引入各类娱乐元素。教师可以以娱乐教学法为辅助,将一些娱乐性、趣味性音乐元素融入音乐课堂,组织学生在联欢、展演、竞赛等体验中丰富自己的音乐认知,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与饱满热情展示自己的音乐特长,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质。
二、优化教学内容,在认知创新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
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材,在编排体系、教学内容、素材选用等方面都做了深度优化,所选用的很多歌曲、乐曲、图画、案例等更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该从具体教学内容出发,使教学导向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迁移。一是注重技能训练。通过对学生认知特性与身心规律的深度研究,在教学中多融入一些实践性项目,使教学过程由理论知识向实践感知过渡,组织学生在对比分析与自主探究中加深对不同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与认知,增强学生的音乐技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例如,针对初中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戏曲教学中引入流行歌曲《中国功夫》,并组织学生《唱脸谱》与《中国功夫》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异同,以切实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二是注重情感激活。不同的音乐元素都在以别样视角表现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而其中所蕴含的美感则为学生审美情趣的激活提供了铺垫。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所选用不同类型的乐曲,并组织学生开展欣赏、进行体味、将音乐的艺术美与人文美融合起来,在激活学生情感中挖掘其艺术潜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在欣赏《化蝶》的凄凉之美、《保卫黄河》的雄壮之美、《金蛇狂舞》的积极向上美中挖掘潜藏其内心深处的艺术潜质。
三、营造教学氛围,在欢悦生态内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质
融入趣味、生动、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态,学生的艺术潜质也会获得深度开发。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对教学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更利于学生具体体验音乐的真实场景,使学生在不同音乐元素的刺激下萌生创作、展演、探究的欲望,为促使学生艺术潜质的开发奠定基础。一是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尤其对于一些在课堂上不够积极或者自卑的学生,教师更要多为其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眼神、表情、举止等给予其更多鼓励和肯定,使其在积极参与与大胆表现中发现自身所蕴含的艺术潜质,促进其认知发展。二是强调人人参与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对于学生的束缚与制约,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倡导学生敢于用自己的方式、手段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久而久之,在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生态引领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将会得到切实调动,学生的艺术潜质也会慢慢被开发出来。
四、结论
总之,作为艺术的基本构架与主要分支,初中音乐对学生艺术潜质开发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而新课标引领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艺术潜质的开发,又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既离不开教师的科学高效指导,又离不开学生的极力配合。只有师生间形成合力、密切协作,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学生艺术潜质的开发才会获得实现,其对于音乐艺术的体验、认知、感受也会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践行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学生音乐潜质挖掘时,必须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研与探析,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带着迫切夙愿、饱满热情、积极态度融入初中音乐教学领域,将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所思所感、所学所知应用于生活实践,在体验、探索、领悟中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与本真。在挖掘艺术潜质的过程中提升理解能力,塑造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玲.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J].中国新通信,2020,22(01):216.
[2]徐彦青.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微课教学模式探究[J].情感读本,2019(20):2.
[3]苏雅拉图.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艺术[J].科学中国人,2017(03):310.
[4]赵艳.新课标下初中音乐创新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7,37(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