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元
兰州市第五十三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终身体育理念提出后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强调个体需正确认知什么是体育,并真正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享受和乐趣,最终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理念落实的重要阶段,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着力推动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改革,对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终身体育理念;中学体育教学;体育运动
引言:国民健康的身体,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保障。将终身体育理念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之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并最终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文章对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较为突出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1“终身体育”概念
我国提出的“终身体育”理念指我国公民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实现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锻炼与活动。其中,自身情况主要包括年龄、体力状况以及运动的目的。目前,终身体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学校体育,一部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中学对体育教育的改革,而社会体育主要包括运动体育设施的完善。无论是中学体育还是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理念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能够令运动者的心理健康持续保持在最佳状态。可以说,体育运动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还是一种放松精神的方法,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常常运动的人多半神采奕奕,而不常运动的人则常常是哈欠连连,精神欠佳。
1终身体育理念下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理念发展滞后
体育是我国普通中学至关重要的课程体系,是提高当代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课程,但是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从整体看,教学思想和课程理念发展之后,缺少对终身体育理念的正确认知,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重视度偏低。体育教师并未针对教学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逃课与早退的现象十分频繁。实质上其本质原因是由于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仍然维持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并未真正关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对增强学生体魄的重要性缺少终身体育理念的融入,导致体育教学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效果。
1.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普通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纵观当前我国普通中学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普遍存在实际数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同一个体育教师兼顾多个班级,这对于体育教师的身体与精力均是一种考验。且由于体育教学在我国普通中学始终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相比专业课教师而言,体育教师的综合地位偏低,学校方面对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考察并不严格,导致大部分体育教师均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职称晋升以及学历晋升方面,未对实际的教学工作展开深入研究,这不仅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和行为的习惯。除此之外,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明显不足,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相对较为单一,无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形式,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当前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均将侧重点放在了体育项目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规范化呈现体育动作上,并未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与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相背离。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普通中学开展体育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体育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统一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难达到显著成效。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呈现复杂化发展趋势,对普通中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需求。除此之外,在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度注重学生的体育达标,教学的工具性较强,不利于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目标,对当代中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产生了消极影响。
2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2.1树立和强化终身体育理念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的地位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思想,导致教育培养主要着眼于追求近期的教育效果,培养目标十分狭隘,缺乏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意识,偏离了我国当下体育终身性的体育发展思路。为此,中学扭转追求短期教育效果的狭隘思想,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学校的现代体育教育模式,树立和强化终身体育理念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从为社会提高体育素质的视野出发,自觉将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纳入到终身体育系统之中,通过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充分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让学生通过终身性的体育锻炼持续收益。
2.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中学应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兴趣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中学要在多样化、趣味化上进行尝试,以此转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枯燥乏味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运动项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多样的体育项目中,找寻到兴趣所在,便于运动习惯的养成。
2.3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深化“全民体育”
“终身体育”观念如何与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和共同进步,是当代社会所有领域都日益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利用高新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对“终身体育”理念进行宣传的雏形,例如当今比较流行的微信步数、蚂蚁森林能量等等。目前该雏形虽然已初步形成,但落实度仍未达到对全民进行推动的程度。在新一步的计划中,我国应在更大范围内鼓励上述类似软件的使用,或出具相应的鼓励制度,加速该类软件与技术的发展。例如,可结合现今较为流行的外卖、各类共享服务,采用运动红包的方式,对体育运动量较大的人群实行红包奖励。作为该类新兴行业的主要用户,中学学生群体在此环境影响下体育观念也会随之提高,最终达到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对中学学生进行体育心理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伴随我国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始终指引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为进一步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目标,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育需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基于当前的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应通过加强终身体育理论教学、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打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加大终身体育宣传力度、引入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通过在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普及和传播,惠及社会公民,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俊,李国和.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09):10-11.
[2]浑涛.终身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55-156.
[3]秦洁琼.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413-414.
[4]李林.终身体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96+98.
[5]张伟,杨波,欧阳珊珊.终身体育理念的发展及中学生终身体育行为的养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8):11-12.
[6]陈九丹.终身体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机,2018(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