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陶笛教学的思考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周畅
[导读] 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实施陶笛应用教学?本文就结合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展开论述。
        周畅
        湛江市第二十八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524000
        摘要:中小学在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体系上,音乐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构建音乐的多元化课堂,将中国民间传统器乐带入到音乐教学之中,是对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及模式的一大突破。不仅能使学生的审美得到提高,还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浓厚的兴趣爱好。陶笛作为我国传统器乐的代表之一,其音色优美、外观小巧可爱、简单又独特,相较于其他的乐器来说成本不高并且学生也能易于上手。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实施陶笛应用教学?本文就结合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陶笛教学;应用;思考。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陶笛起源于中国,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古埙(又称陶埙),就是陶笛的鼻祖,距今已有6000多年。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呜嘟”就和现在的陶笛有着曲艺同工之处了。
        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掌握一定乐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演唱、演奏、创编等的多种核心能力。就当前小学音乐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及教师都更加注重演唱教学,演奏及创编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为改变这一现状,要大力提倡乐器走进音乐课堂,这也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阶段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和主要方向。陶笛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吹管乐器,其种类繁多、大小不同,因其大小、外观和材料的影响,发出的音调也各有不同。小的陶笛清脆嘹亮,大的陶笛低沉婉转。[1]将陶笛带入小学音乐课堂之中,既适合小学生零基础学习,又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小学生手掌小,手指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灵活的变换陶笛的大小和种类。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4孔或者是6孔的小陶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12孔的大陶笛。下面就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陶笛教学提出几点教学方法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陶笛教学的思考
 1、前期准备
        在教材目录中,第一部分就是“陶笛介绍”,目的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加踏实的了解陶笛这一乐器。基于此,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陌生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的心理特征,做好一系列前期的教学铺垫和准备工作,带领同学们去认识陶笛、去聆听陶笛音乐。就比如在课前,给同学们播放一些由陶笛吹奏的曲目,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或者是给同学们播放一些有关陶笛制作的视频,让同学们可以了解陶笛的制作过程。通过这种铺垫,实现有效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对学习陶笛产生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2、具体要求
        在进行小学陶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有关陶笛教学的具体要求。首先就是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为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使用的陶笛器形,并且要做到专人专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在开始进行陶笛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利用“拿汉堡”的姿势,让学生们学习正确的吹奏方式,也是帮助纠正坐姿、学习正确的陶笛拿法和手指摆放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手指的指法练习——“弹”与“砸”。只有让同学们正确的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才能够保证后续气息运用和嘴巴正确的吹奏和发音。[2]最后,教师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小学生活泼好动,尤其是对新拿到手的乐器,可能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随意吹奏,使得教学工作难以进行。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空指练习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全按作DO指法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纸壳类的道具让同学们进行指法练习,在完成练习之后,再统一用陶笛进行吹奏,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基础练习
        陶笛作为一种吹管乐器,其基础训练的内容与其他吹管乐器是一样的。包括识谱训练、指法练习、长音练习、乐曲练习等几个部分。在这些基础训练之中,长音练习是基础,长音练习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运气和吐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熟悉乐谱的常用记号和术语,在我国,陶笛教材一般都是使用简谱来记谱的。之后就要将陶笛基础训练的成果反馈到具体乐曲的学习和吹奏上,扎实的基本功和精准的演奏语法是进行乐曲吹奏的关键。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陶笛教学的应用
 1、游戏教学法
        在开展小学音乐陶笛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玩中学,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乐谱常用记号及术语”教学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识记乐谱,可以设计“识谱比赛”,教师可以把一些常用的记号和术语打乱放在多媒体上,通过随机选择让同学在三秒内识别相应的记号。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钢琴、电子琴等乐器给同学们伴奏,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是持续奏、什么是断奏、什么是圆滑奏等。[3]在有效训练基本功的同时,增强陶笛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孩子们浓厚的兴趣爱好。
 2、激励示范法
        在针对小学生开展陶笛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不服输”的心理特点,采取激励示范的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长音练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运气和吐音练习掌握较好的同学作为“小老师”,将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小老师带领来进行长音练习。在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下,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发音练习,还能够让同学们争做小老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吹奏水平。
 3、分段训练法
        在进行陶笛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让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尤其是在进行乐曲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整的吹奏出一首曲目,节奏和音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练习“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乐曲时,整体的节奏是比较明快的,因此对学生的吹奏技巧要求比较高。如果单纯的进行整首乐曲的练习,那么在一些不好把握的地方学生有可能会含混过关,这时就要采取分段训练的方法,针对这首乐曲中其中比较困难的小节或者是乐句单独拿出来,再给学生标画不同的音节,慢速吹奏,之后串联起来,由慢到快,反复练习,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4]
 4、“唱吹”结合法
        在进行陶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唱吹”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演奏教学和演唱教学其实是互通的,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都需要同学们在情绪情感上、音准上做到合理和到位。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来理解乐曲的情感和风格,陶冶情操,就可以采用演唱和演奏结合的方法。[5]例如,在学习“送别”这首旋律优美的乐曲时,可以让同学们先学习歌曲的演唱,根据歌曲中歌词和旋律的悠长婉约来充分的理解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在会唱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用陶笛进行演奏,这样就能够让同学们投入更多的情绪,实现演奏效果的升华。
结语:
        当前,以陶笛为代表的传统器乐已经逐渐走入了小学音乐课堂,并且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为小学音乐教育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在开展小学音乐陶笛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认识美、懂得美和欣赏美,美感教育需紧紧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体会陶笛的魅力,实现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虹.小学音乐课堂中陶笛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J].北方音乐,2020(22):85-87.
[2] 许燕红.小学音乐课堂陶笛初始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3):185-186
[3]. 祝福.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陶笛教学的趣味性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13):133-134.
[4] 厦门市莲花小学陶笛实验教学基地简介[J].教育观察,2019,8(17):2
[5]. 王鸿宾.陶笛教学中识谱训练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9(15):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