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剑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高剑
[导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摒弃生硬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技巧性的知识上,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今的阅读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阶段性的转变,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与新课改思想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式。

高剑    云南省镇雄县塘房初级中学  657204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摒弃生硬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技巧性的知识上,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今的阅读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阶段性的转变,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与新课改思想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29-01

        引言
        阅读是比较特殊的一项教学活动。一方面,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计划和目的;另一方面,阅读体验本质上是个性化的,其他人无法代替,所以学生在阅读中又不能完全听从教师的指挥,还要积极主动地产生自己的理解,独立感受文字的魅力。如何把握住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难题。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正是由于没有较好地做好两方面的平衡,在策略方法上出现了某些偏差,最终导致没有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对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经验进行审视,然后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固定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结构、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讲解过于固定化,学生在知识接收过程中缺乏对文章的自主思考、想象和分析,基本上按照教师所提供的思路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形成固定的阅读思维,在分析文章和解答阅读题目时难以表达自身的独特看法,同时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第二,课堂关系不合理。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将大部分的课堂学习时间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还容易将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传输给学生,使得教学主观性较强。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发展,创设教学情境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不脱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创设别开生面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曾看到过自己父亲或者别人的背影,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够向老师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或者是在什么情形看到的背影呢?”同学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教师趁机导人新课:“原来同学们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与精彩,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朱自淸先生笔下的‘背影’是谁的呢?他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异口同声:“想。”教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近课文去体会与品味。


”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中,由于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主发言阶段就已激发起浓浓的兴趣与深深的感情,从而有助于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其在仔细阅读与细细品味中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从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感官情绪,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良好的品质与学习能力,以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二)从学生的创造能力出发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很多教师对某一篇重要文章的看法或对其主旨大意的理解几乎一致,虽然不能单方面将这种“一致性”认定为正确或者错误,但还是要意识到惯性思维下所理解的主旨大意不一定就是作者原本的意图。并且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违背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理念。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对同一篇文章勇敢地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对此,语文教师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合理降低自己的思维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让他们真正掌握阅读方法,使其阅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三)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拓展学生阅读思维及想象力
        班级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能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创新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应抓住班级学生的个体优势,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推动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和提升。比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该文章属于小说题材,其讲述的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但课本的《社戏》并不是小说完整内容,教师在教学前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社戏》删节部分进行展示,这样课文中的很多内容都可找到对应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学生观看结束后给予学生几分钟的快速默读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致了解,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豆是好豆?戏也是好戏?”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各抒己见,同时也能够对答案进行补充完善。就豆是好豆来说,有的学生可能只能找到好豆好在是自己一手计划得来的;有的学生可能只能找到好豆好在得豆的过程获得了淳朴无私的友情。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组员的想法进行整合分析,进一步得到更全面合理的答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对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到豆不是真的好吃、戏也不是真的好看,但相比较作者的成年生活来说,童年时代带给了作者精神上的满足,留给作者十分美好的情感经历。这样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还能达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为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参考文献
[1]雷耀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刍议[J].学周刊,2020 (16):59-60.
[2]白文军.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0):21-22.
[3]叶忠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 2019(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