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徐才华
[导读] 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德育。德育保障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群体,肩负着比其他任课老师更多的责任。

徐才华    湖北省公安县第二中学
【摘要】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德育。德育保障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群体,肩负着比其他任课老师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30-0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其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无不渗透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跨国界的频繁往来,实现了多元思想大融合,也使得国内社会中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在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底线与社会其他群体不同,具有一定的校园特色和政治氛围,凝聚了学校的精神力量。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实现经济复苏、国力增强的百年计划夯实人才基础。德育作为培养新时代学生标准中“五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管理者,因此,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等对学生都有关键影响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端正自身观念,成为具备良好德育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换言之,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即要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此外,高中生由于年龄特性,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受其他不良信息、舆论的引导,且价值取向和对人生的思考极易反复变化,再加上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经受压力能力较低,故此班主任更应自觉提升自我德育素养,以夯实自身德育基础,投入更多精力指引学生的价值导向。
        二、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就是高中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具备奉献的精神,用真挚的情感去对待所有学生。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是由任课教师担任的,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管理班级,所以只有具备无私的精神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完成学业任务。另外班主任还要具备责任性和专业能力,要多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德育工作开展的规律,深入的了解学生,更好的帮助学生处理问题。
        三、完善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班干部对于班级中的其他学生来讲起到了极大的榜样作用,不仅是旗帜,更是班级的带路人,所以高中班主任必须要进行班干部队伍的完善和建设,以具体的榜样来开展德育工作,用班干部的行动来感染学生,这对于学生来讲起到了极大的感染作用和鼓舞作用。虽然班主任榜样的作用是最为突出的,但是由于受到时空的阻碍,其榜样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班干部就能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期考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变传统的德育思想
        当前德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说教的方法为主,虽然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深入,但是整体效果仍然不容乐观,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同德育的发展规律相悖,进而效果也较差。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在开展班会时积极融入其他元素,例如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采取奖励的措施,对不积极的学生采取小小的惩罚,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更好的实现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合理教育“问题生”
        德育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其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如何对待问题生,特别是问题生存在的逆反心理,很多班主任在谈到问题生的逆反时都会出现棘手的想法,而事实恰恰相反,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能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其一,逆反行为能够推动班级的规章制度更好的实施,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其二,逆反的行为和话语能够不断帮助班主任完善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例如对心理逆反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他们就会体现出抵触的心态,这时班主任就要思考应该如何调整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所以班主任要多同问题生及他们的家长进行交流,找出导致学生逆反的根源所在并进行说服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品行。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积极的心态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知识,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维护学生的心力,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内心强、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而学生这种尽力的生成是靠养成的,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而非终端结果的速成。现代的高中生生活于网络时代,他们思想开放、心灵自由、行为自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得到家长与教师的理解,无法完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从学生角度审视教育,改变教育方式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与关爱。为此,笔者从高一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开始实行班级“五自”管理模式,即座位自由组合、住宿自由搭配、班委自主选举、活动自主设想、人格自我完善。其目的是为学生实现美好自我提供最大的空间,班主任对学生人格需求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配合,换来的是学生对班级的认同与自豪感。那么学生都自主了,班主任要做什么?第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与生活态度,使其不会因为碰到小事就沮丧,就有挫败感。第二,控制底线。即允许违纪,不容再犯;可以吵架,不容打架;德劣违法,一概不容。班主任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积极心态的培育上,不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学生有主见、能承担、有爱心是德育工作的目标。
        新时期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中学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新阶段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伟财.新阶段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刍议[J].神州,2009,(5):114.
[2]张志宏.如何开展中学德育教育之我见[J].课外语文,2013,(2):107.
[3]田金花.浅析如何加强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6):226-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