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何建荣
[导读] 当下,社会在进行着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了

        何建荣  
        田东县朔良镇中心小学
        摘要:当下,社会在进行着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了。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渠道,自然需要进行不断地革新,以强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好好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探究基于综合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在新时期下,教育不仅仅需要着眼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多多关注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深入研究教育的内容,多多关注教育的形式,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综合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于综合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能够助力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使得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有必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讲授“口语交际:演讲”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除了向学生讲授演讲的技巧,还会开展名为“少年行则中国行”的演讲活动。笔者会使得学生以活动主题为话题,设计演讲稿,并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写的演讲稿,用生动的语言演讲出来。为了增强学生的演讲兴趣,笔者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奖品,表示将会将奖品给与演讲较好的学生。这样,学生便能够积极参与到演讲活动中,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演讲训练,并将自己全部的经历投入到演讲竞赛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演讲能力便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再比如,在讲授“口语交际:打电话”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会为学生创设打电话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融入进具体性的情境中,思考具体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让学生能够组成小组,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和沟通,将所想的内容展现出来,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教育,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
        二、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深厚文化素养
        当下,学生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以使得自身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小学语文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有必要多多关注当下学生所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将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能够汲取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
        如,在讲授《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笔者不单单对学生进行本篇文章的教学,还会将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重视对学生的拓展教学。在讲完基础性的知识后,笔者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讲授有关春节的来源的知识,也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会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有关展现这些传统文化的诗词或文章。这样,学生便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汲取到更多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文知识,自身的语文素养便获得了有效的发展和提升。如,《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这几篇文章,都是关于对神话故事的讲授,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笔者在进行这几篇文章的教学时,除了向学生讲授课本上的基础性的文章,还会将教学进行一定的拓展,向学生展现课本外盛行的多种多样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观看,促使学生了解到丰富多样的神话故事,促使学生汲取到更为丰富的知识,以此让学生的文化素养获得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再比如,为了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类型多样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促使学生在书籍阅读的过程中汲取到深厚的文化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将教学进行一定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汲取深厚的文化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引导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具备良好思维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在良好的思维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探究,使得学生因此能够逐渐地发展自身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维素养。
        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笔者并不会直接性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而是会多多向学生提问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深入地研究文章,以此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素养获得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课堂上,笔者会向学生提问关于为什么文章中的这句话中会使用两次“不可估量”这个成语?圆明园在毁灭前和毁灭后分别呈现出了怎样的景象?《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多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的文章的研究,说出问题的答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对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笔者的指引下,逐渐地转变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思维训练,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有效的发展。当然,在进行教育时,笔者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会将班级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完成笔者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汲取到丰富多样的思维方式,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发展学生的思维素养十分的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给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获得思维素养的有效发展。
        四、强化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还可以多多关注教材内有关展现出审美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促使学生逐渐地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能力的提升。
        笔者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就会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如,在讲授《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笔者除了向学生讲述本篇文章所涉及的基础性的知识,还会让学生认真阅读本篇文章,使得学生欣赏文章中关于对海上日出景色描写的部分。这样,学生便能够将自己融入到具体性的情境中,仔细地欣赏文章,体会文章写作技巧,明确文章对景色的描写。在学生欣赏完毕后,笔者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语言上的表达,让学生能够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文章中关于景色描写的具体性的语句,并让学生鉴赏该语句,促使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其所具备的独特性的美感。这样,在笔者逐步地引导下,学生能够进行积极且主动性的语言表达。笔者的教学便变得十分的顺利,学生的审美素养则因此获得了有效的提升和发展。总之,学生需要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强化审美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综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把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以此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好好学习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素质培养[J].课外语文,2018(06).
        [2]缪华莉.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亚太教育,2016(18).
        [3]杨晓红.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西江教育论丛,20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