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梁子孟
[导读] 摘要:扶贫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工会在帮助困难职工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工会保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身份证号:15260119880901XXXX
        摘要:扶贫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工会在帮助困难职工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工会保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虽然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企业的一些贫困员工由于各种原因经历了生活困难。因此,企业工会应通过积极建立帮扶机制、拓宽帮扶渠道、设立帮扶基金和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来帮助贫困人口。
        关键词:工会;扶贫帮困;帮扶渠道;建立帮扶机制
        一、建立帮扶工作机制
        企业工会应积极建立支持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支持机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方案和管理措施,有效实施扶贫工作。
        需要建立一个工作机制来帮助企业内部的困难职工。第一,工会要定期对贫困职工进行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贫困职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提出解决办法,便于上级部门做出合理决策。还要做好扶贫帮扶工作的帮扶日志,建立帮扶卡,记录每一次帮扶情况,便于监督管理人员核实,实现对帮扶工作的及时有效管理,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帮扶工作的进一步实施。二是企业工会要设立帮扶负责人,对帮扶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随时了解帮扶负责人的相关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帮助,使工会组织者能够有效地实施帮扶工作。企业工会在具体实施工作中,要全心全意为困难职工着想,充分掌握帮扶对象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情况,遇到困难和问题向企业领导汇报,通过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指导,对特别困难的职工进行一对一帮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企业要逐步完善扶贫工作管理制度,实现自上而下的团结、积极合作、联合帮扶,使企业工会对扶贫工作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企业要不断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帮助扶贫,建设企业文化,让扶贫在企业中形成积极的创业精神。
        二、拓宽援助渠道
        (1)加强对贫困员工的医疗救助
        通过对贫困员工的调查,发现部分贫困员工在医疗费用上需要帮助。重大疾病导致的贫困在救助工作中占很大比例,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贫困员工的医疗救助。根据相关救助要求,工会可以加大对这类困难员工的帮扶力度,必要时实施医疗救助。同时,通过降低或减少贫困员工医疗保险费,增加重大疾病财政补贴,加快构建员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体系和员工住院保障计划,从而增加员工健康的保障屏障[3]。
        (2)帮助贫困职工及其配偶的子女就业
        企业帮助贫困职工子女入学,给予政策支持和宣传,给予资金支持,帮助贫困职工子女顺利入学。对于贫困员工配偶或子女的就业问题,企业工会应联系人才市场和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员工配偶或子女解决工作问题。企业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增加就业岗位,为失业或失业员工的配偶提供技术培训或再就业咨询,提高其工作技能。
        (3)加大节日慰问力度
        每到春节、中秋节等节日,都会给困难员工吊唁或慰问金。为困难员工建立动态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阅和调整救助计划。企业工会对具体慰问制定详细的救助细则。
        (4)为贫困员工提供心理援助
        为了保证贫困员工的心理健康发展,工会应该发挥对贫困员工的人文关怀作用,加强对贫困员工的心理辅导,让贫困员工没有心理负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心,消除负面情绪,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5)动员群众营造和谐的扶贫环境
        企业工会应加强扶贫宣传,树立企业互助团结的理念,动员群众开展帮扶活动,让企业在助人、友谊、互助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三、设立救助基金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加大帮扶资金投入,设立帮扶资金账户,并采用专项资金。在资金来源方面,通过改革资金分配来调整收入分配的有效差额,这个差额计入救助基金。在企业中,收入差异有很多层次。如果差异化差异大,就会形成不平等的劳资待遇,影响企业的发展。
        工会可以通过现有的缺口来保护贫困员工(或弱势群体),通过缺口的合理分配,既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又可以合理科学地利用缺口,从而促使工会发挥积极作用。设立帮扶基金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工会的帮扶作用,还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业务发展氛围,有助于企业内部的稳定、稳定和团结。
        工会鼓励有关单位或职工参加一些有偿社会服务,可以纳入救助基金。
        企业的救助基金虽然可以通过工会调整分配差异来积累,但是过度调整会适得其反,员工很容易失去岗位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积累援助资金。例如,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有偿服务以获得报酬。
        企业救助基金不仅可以适用于企业中的困难员工,还可以适用于社会上的其他弱势群体,可以使救助基金发挥最大价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扶贫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促进企业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和管理闲置的救助基金来增加资金的价值,但应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当企业的帮扶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剩余的闲置资金更多,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资金的增值。
        应充分考虑投资风险,聘请专业投资顾问,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投资管理。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酌情使用。此外,要重点加强企业救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对救助资金的具体应用进行严格规划,登记财政救助账户,定期公示,确保救助资金到位。
        四、建立长效扶贫机制
        扶贫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扶贫负责人保持长期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企业工会应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促进扶贫工作稳步发展。首先,帮助目标可以分阶段设定。如果困难员工长期贫困,肯定会影响其长期生活质量。企业和扶贫负责人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贫困职工脱贫,帮助他们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扶贫。比如,工会明确划分扶贫对象,将近期急需解决的困难列为重点救助对象,将家庭收入有基本保障、短期生活水平提高的困难职工列为基本救助对象,将其他无特殊情况的困难职工列为一般救助对象,针对不同对象设定救助对象,通过制定不同的救助计划,对其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逐步实现困难职工的扶贫。其次,制定长期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在开展和实施救助计划时,要考虑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救助工作有计划、合理、科学地实施。比如建立帮助工作的评价机制。定期安排关于救助进展的工作汇报会,沟通总结工作内容、方法和救助结果,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任务和救助措施,需要帮助责任人了解被救助对象的生活、工作、心态等一切情况。企业建立帮扶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对先进帮扶领导进行表彰,对不利不到位的帮扶领导进行批评教育,促使相关扶贫人员认真对待扶贫工作。最后可以树立榜样,起到表率带头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榜样:一是扶贫责任人,兢兢业业,帮扶工作突出。第二,在困难中,顽强不屈,为企业做好员工。通过发挥两种模式的作用,推动企业工会扶贫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比如可以开展模范人物事迹报告,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模范扶贫的精神,从而推广扶贫的文化理念。
        五、结语
        扶贫帮困是企业工会发挥职能的重要工作内容。工会要全面了解贫困职工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发展维护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企业与困难职工之间的桥梁作用,积极构建帮扶机制,拓展帮扶渠道,帮助设立帮扶基金,督促落实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工会在扶贫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总:探索精准高效可持续扶贫帮困新模式[J].工会信息,2020(11):53.
        [2]王洁.工会在扶贫帮困工作中的作用[J].冶金管理,2020(09):253-254.
        [3]梁艳慧.积极构建企业扶贫帮困工作长效机制[J].新长征,2020(02):56-57.
        [4]赵海珍.浅谈工会扶贫帮困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34):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