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义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中学 677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的必修课,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这门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区分社会中的善恶,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 生活教育是现代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在将道德和法律课程与生活教育结合起来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与生活的关系,确保生活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切合学生的思想和实际感受,为学生提供,以便他们感受到生活与纪律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自身素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初中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初中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来培养初中生。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出的那样:“儿童的品德与社会发展源于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知,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引导儿童的生活,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初中道德法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平,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将道德价值观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明确了初中道德法治学生的激活取向。”“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活细节,启发和引导学生感知生活,实现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内涵。这种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直接,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教育即生活”的目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融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并结合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以及理解能力,选取学生更容易理解的社会事例作为教学材料使用,以提升学生对生活和教育建立联系的理解。例如在“法律陪伴我们成长”和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这两节课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先把重点内容梳理清楚,让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尝试剖析,并加以列举多个事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参透。同时,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知识点的深度,也要融入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以牢牢把握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加入适当的教学知识点,以达到完善和丰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目标。对于一些重要性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做好对知识点的延伸,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主动表达能力。
因此,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要点能够对学生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促进的效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基础知识,也能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提供帮助。
(二)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师德,能够以身作则,在学生群体中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成为德才兼备的、被学生信任和敬畏的好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把每位学生放在心上,真诚、充满感情、一视同仁地关注每位学生。正如“师长情谊”中呈现的一样,教师与学生应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应循循善诱,学生应主动参与、勤学好问,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理应树立良好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在学生间树立威信,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实现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有关数据表明,课外实践深受初中生的喜爱。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可以将课堂和书本知识转化为真实的人生体会与经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如在教学《生命的思考》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了解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感受生命的力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产生对生命的敬畏。相较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师利用纪念馆中的多媒体影音资料,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和生命的意义,避免了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引发了学生深思。
(四)借助学生生活进行合理授课
初中生的各种思想都处于懵懂时期,他们的生活经历或认知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财富,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而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完全脱离开来,如此,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导致学生产生了“道德与法治和自己生活无关”的错误认知。教师要在授课中尽力为学生创设与他们实际生活有关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升他们的生活认知,也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比如,在讲授“做更好的自己”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讲讲现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状态,然后让他们讲讲对将来的期盼。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积极表达,说说将来如何改善这种状态等。如此,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可能会觉得当前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不知道如何突破当前的瓶颈。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有必要在大学的道德和法律课程中深入探索生命教育的实践。教师可以开始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选择适合生活的教材,并开展实际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里充分了解和理解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内容,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转让,并最终促进。
参考文献
[1]孙培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好家长,2019(96):80.
[2]吴雨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48.
[3]谢剑.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