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马桂姣
[导读]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马桂姣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学中高年级是开展作文写作教学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1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能够利用汉语作为文字工具,达到会听他人讲述、会说自我内心、能读他人著作、能写自己所想的目标,才是语文这一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于其他三种能力来说,实践性和综合性更突出,因此评判学生语文整体能力和素养的高低,写作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要培养这项能力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很长的时间,是一个何其艰巨的工程,由此使得教育研究者们和一线教师,都非常重视习作教学的特殊作用。
        新课标将小学学生的写作学习分为“写话”和“习作”两个阶段。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习“写话”,之后就进入习作学习,而三四年级,是学生习作学习的入门阶段,而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是学生“习作”兴趣激发和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语文综合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从习作内容、习作方式作全面考虑,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具体学情出发,包括认知基础和喜好倾向等方面,探究有效的适合自己的习作教学方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2.1开发校园资源丰富作文素材
        开展活动。可以开展竞赛活动,竞赛使学生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产生深刻的感受。如,“我是故事大王”、“朗诵小达人”、“运动小健将”等。无论竞赛成功或失败,都可以写写自己比赛的过程或听到宣布结果时的心理或参赛的体会。也可以开展常规活动。如:节日联欢会、才艺秀、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活动学校要精心策划,力求每一次活动都有意义,使得学生从活动中获益,产生深刻的感受。还可以丰富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学生接触最多、参与度最高的。如“认养班级花木”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还能使得学生关注班级的一草一木,观察花草变化。再如开展文娱表演、看电影等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活动转化成语言文字,既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又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学生有了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素材,在写作时把这些写清楚,再将自己的心情或感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内容充实、情感真实的作文了。
        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教师应重视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多渠道并长期坚持开展活动,引导孩子走向生活。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开展“组建兴趣小组”“快乐读书吧”“名字里的故事”等综合性活动;根据时事可以开展“庆国庆”“元旦文艺汇”等综合性活动;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小小志愿者”、“手工作品义卖坊”、“采访我最行”……每一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活动中感受,写活动收获和体会时也不会再写虚假的感受了。


2.2渲染情感语境,延伸小练笔
        教学是师生和教学内容的对话过程。“对话”既需要个性化解读,也需要师与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与之链接,及时捕捉与习作内容的“情感共鸣”点,书写自己心中的“情”,以此为依托不仅让内心的想法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习作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比如:花好漂亮;树好茂盛......。以此为着眼点要求写出具体内容。但不能出现题目中的关键词“漂亮、茂盛......”。花、树是怎么漂亮、茂盛的?要求是有层次的①围绕关键词写出具体内容;②学会用一定的结构,如:总分总的结构;③有顺序地表达,比如:空间的顺序、时间的顺序、从局部到整体等有序表达。
        在随文的小练笔中,以“得言得法”为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边精读课文边尝试小练笔。新版教材中的小练笔的与以往的教材中的小练笔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小练笔的更“小”其中包括、结合点、时间点。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短小结合”的策略。所谓“短”,就是小练笔控制在三五分钟时间为最佳,超过八分钟就失去了“短”本身的涵义,而且得不偿失。所谓“小”就是要以小见大,用小片段短时间尽量表达完整意思,切忌贪多求全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切忌习作时间过长,把本应是小练笔的练习变成大习作。
2.3习作与绘本结合
        习作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应该将多种资源引进课堂,带领学生认识更多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很多学生面对五年级《印象深刻的人》记叙文写作时,感觉无从下手,生活中熟悉的人很多,可是写谁,如何写,都是跨越不过的难题。为给学生指导选材和写作手法,笔者给学生推荐一系列绘本。其中《爷爷一定有办法》抓住一个咒语:“爷爷一定有办法”,用一件用旧的毯子为线索,在爷爷不断废物利用中表现了爷爷的聪明、耐心和对孙辈无尽的爱。《我爸爸》和《我妈妈》这两本绘本从儿童的视角表现日常生活中爸爸和妈妈的特点一家他们对孩子的热爱。家人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可因为熟悉,我们想表达的太多,学生一时间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样三本绘本就用简单的语言、幽默的图画,唤起我们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领会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主要特点的写作手法。绘本充满趣味,能消解习作的枯燥单调。教育者只有发掘习作的趣味性,才会吸引孩子的参与的积极性。孩子由被动转向主动,习作才能真正提高。
2.4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文无定规,文有定法。作文主题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写作方法一直围绕不开构思、语言表达几个步骤。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如果学会有效的方法,习作就变得事半功倍。首先,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列提纲的习作方法。列提纲,就是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把自己的写作思路简单列出来,这样可以,明晰写作思路,做到详略得当。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会训练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进行布局谋篇的写作训练。但是很多学生在习作时,往往忽略这一步,导致作文写到一半卡壳或者作文结构不合理。因此,必须学会列提纲、坚持列提纲。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自己的思路简单明白地表现出来,这样写作的速度和效果会大大提高。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新课改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小学语文老师要顺应时代教学潮流,敢于探索新教法,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韦芳.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写作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8(8):11-12.
[2].柴艳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基础教育论坛,2018,35,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