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毅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405400
摘要:书法艺术久远而特立,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近些年来,教学目标对书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书法教育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教育界对于书法教学也是越来越重视。书法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艺术,想要对其进行高效地教学,不但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还需要相关人士对书法教学进行深度的教学研究。在中职书法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是提高学生书法写作水平、完成书法教育以及达到书法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职书法;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
历史悠久、传承久远的中国书法,传承着我国的悠久文化,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体系,对书法的教学既是对学生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课改教学理念下,有关书法教育的活动也是被举办的“红红火火”。然而,在中职书法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书法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毛笔逐渐被各式各样的笔所代替,练习毛笔字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少,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地教,学生不重视地学,以至于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是越来越低。
一、进行书法讲述教学,丰富学生的书法基础知识
书法艺术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有着系统的知识体系。书法的起源、书法分析、书法鉴赏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在书法教学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然而,许多教师在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中,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天书”,在学生看来讲“天书”的教师就像封建时期的呆板教书先生,教师一个人讲,学生都在“神游物外”。书作作为学生刚接触的事物,学生对其的好奇心理还是很强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好。
在书法鉴赏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名人字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学。此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用一些幽默的语句进行讲述,活跃课堂的氛围。在讲述教学中,教师自身储备的知识一定要充足,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教师本身知识足够丰富,对书法知识掌握的足够多,在教学中才能够游刃有余。教师具有良好的书法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才能感染到学生,才能带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知识才能更加深刻,这也是对书法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在讲课中,合理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调侃,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用书法写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展示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对引领书法进行门派的划分,将字形进行归类,给书法字体进行有趣的命名。一些民间书法家都是自立门派,将自己的书法自称为“螃蟹体”“蚯蚓体”,教师可以依据这些并将其合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法门派的建立,每一个门派都起一个特立独行的名字,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向,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进行书法学习。
二、示范教学
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后,学生对书法理论知识基本了解,但这些只是处于学习书法的入门阶段,写好书法,理论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前,教师肯定要进行示范教学,所谓示范教学,就是教师进行实际书写,向学生展示书写书法的基本步骤以及基本要求,让学生得到对书法更直观的认知。示范教学不同于演示,演示的过程,学生不需要记忆及模仿,示范需要学生牢牢记住书写步骤及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在执笔姿势、书写姿势、笔画书写等示范时,要进行一些合理的文字描述,让学生在讲解下使学生理解,在示范的引导下学会并掌握规范的动作以及书法技法,使学生对书法中的技法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书法教学的目标。此外,教师示范之后,可以选取学生让学生进行示范。生本教育理念,注重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书写比较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还可以选择书写技法提升较快的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示范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会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加入教学活动中。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与他人想法的偏差,在纠正别人的同时还可以听取到别人的意见,使学生更加透彻地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学生进行讨论,是全身心的投入,比起教师的讲解,教学效果要好的多。
三、引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掌握基础语法知识,看到教师的示范之后,只有依据教师的规范进行不停的练习才能在书法上有所造诣。书圣王羲之在练习书法时,就是定时用完一缸水磨墨对自己进行要求,才有了书圣的美称。在练习时,是对知识的运用,是对知识进行深度了解与掌握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停地练习中,逐渐摸索出书法的特点,掌握自己的力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好书法。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提高,逐渐达到一种水准。但是,足够的练习时间并不是让教师把一整节课让给学生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在教学中,正是由于这种的教学模式才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练习的同时还要注意思考,在每一笔画的练习中,都要思考这一笔应该怎样起笔、怎样运势、怎样收势、怎样落笔,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对前面的练习进行总结分析,下面的练习应该怎样进行都是要在练习中思考的内容。练习绝不是凑够遍数,凑够张数或字数,这样的练习只会浪费时间,对于提高书写水平是不起丝毫作用的。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就算自己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强调,学生还是会在练习中出现相关方面的错误。比如:学生进行某个字练习时,会将上半部分写的比较大,而下半部分无法写到对应的框格中,还有的学生写的字体特别小,在框格中显得十分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怎样去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参与书法教学,不断探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真正实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的,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点,重视书法教学,遵循生本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对生本教育作出探究,深化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洁. 中职书法课的趣味教学初探[J]. 艺术评鉴, 2019, 583(08):140-141.
[2]徐霞. 谈如何上好中职学生的第一堂书法课[J].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8, 000(029):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