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导学让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无穷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田全军
[导读]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自身属性,在进行导学时要从教学需要出发采取不同形式。
        田全军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江小学  443000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自身属性,在进行导学时要从教学需要出发采取不同形式。传统课堂导学,教师复习旧知导入、直接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建构主义认为,被动接受知识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认知,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才能达成较好效果。课堂导学是一个切入点,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更新导学形式,吸引全体学生的眼球。
关键词:智慧导学;信息技术;趣味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但是如果只采取讲授式授课模式,那么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融入“智慧导学”的理念,灵活运用游戏教学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教学法,那么可以突破小学技术课教学瓶颈,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较为发达的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小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媒体的影响。教师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中。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信息,也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例如:教师在教授网页制作时,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将自己制作网页的过程给学生们展示,然后再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基于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一大天性就是好玩,非常喜欢玩游戏,尤其是许多小学生可能会沉溺于游戏中而无法自拔,每天都想要玩游戏。为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性,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性计算机游戏,这样往往可以极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导入趣味游戏期间,要同样注意结合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和目标,力求可以充分解放学生爱玩的天性,让他们在玩电脑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指导小学生操作电脑期间,鼠标操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操作,但是最初的时候许多小学生可能掌握不牢固,无法做到灵活自如地运用鼠标设备,这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地在教学中导入扫雷这一经典的计算机小游戏,以此训练学生的鼠标操作能力。通过该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消除鼠标练习带来的枯燥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并最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使用单击、双击和右击等一些基本的操作。

又如,在指导学生练习打字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地引入金山打字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打地鼠”等打字小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地提升自身的打字准确度与速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三、在故事中讲述,丰盈创设手段
        受教学理念的束缚,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少见到故事讲述的形式,教师往往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极强专业性,里面蕴含的故事较少,没有什么挖掘价值。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认知。只要多多搜集资料,信息技术中还是能够搜集出不少趣味小故事。在故事讲述中,课堂教学渐入佳境。学习《初识网络世界》,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兴趣度没有那么高,显然这是对知识存在排斥心理。要想勾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必须从因特网的产生着手,展开思考。教师讲述因特网产生过程:“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上网,大家知道因特网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兴致高涨,主动思考。对小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比较难回答。教师主动给学生讲述:“互联网源于美国,起初它主要运用于军事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后来才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听互联网起源比学习文本知识更有意思,更能吸引学生,教师从学习内容本身特点出发,设计趣味化小故事,让学生在聆听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知识感知。故事讲述给课堂导入注入了新鲜活力,让学生在不间断的思考中完成信息吸纳、整合。。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巩固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自信,为教学效果的优化和课堂实效的提升提供动力与保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也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树立强大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从而助力高效课堂教学的达成与实现。例如,以《如何将作品保存为图片》一课为例,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鼓舞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教学评价环节,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通过本次评价环节,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被肯定的体验。这样,笔者通过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巩固了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智慧导学是开展趣味教学,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基本教学理念。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顺利地融入寓教于乐教学理念,教师可以从创设趣味情境入手,平时善于利用趣味游戏或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知识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小组。
参考文献
[1]董健,周艳春,游春虹,周剑波,赵书英,班么措.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研究[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6-39.
[2]陈蓄.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施丽萍.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中职院校智慧导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