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梁四海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在整个教育领域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核心素养贯穿于各个学科,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以探究为教学重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
        梁四海
        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育集团嘉和苑校区 安徽省 合肥市23003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在整个教育领域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核心素养贯穿于各个学科,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以探究为教学重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科学的主旨是探究,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学习方式,还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坚持做到激发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小学生们提供实用的实验器材;实验数据与具体的现象分析能够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们提供由易到难的科学教学模式,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自主探究能力;有效途径
        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浅显,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课程属于启蒙教育,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对科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道理,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操作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积极思考的意识,让他们能够具备科学思想和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知识重于探究,教师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极钻研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进行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想,不断钻研、摸索、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科素养。
        一、为学生提供趣味性课堂,增加学科兴趣感
        首先,小学科学趣味课堂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索并发崛课堂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再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进行话题的引导,让学生自行讨论对于该问题的意见或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可以有新的发现,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次活动结束后,积极的提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说对于整个活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教师布置一个任务,学生被动的去进行问题这样的过程也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电磁铁》这一小学科学课程中,在课前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先用导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将其绕在铁丝上,并将导线与电池相互连接顺利,将铁丝的其中一端用力弯成直角的形状成为一个直钩,这样能够方便在科学课程上给小学生们表演“直钩钓鱼”的实际科学趣味情境。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小学生们看到科学教师运用直钩将鱼钓了上来,就会充分的吸引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他们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并与同学们激烈的议论:老师做的弯钩竟然能把鱼钓上来,这种直钩会不会有一种魔力。由于直钩钓鱼与小学生们头脑中已有的弯钩钓鱼的经验有着极为矛盾的特点,激发了小学生们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这样每个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中都想像小学科学教师那样试着用直钩将鱼钓上来,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桌子上的科学实验器材。
        二、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教师在为小学生们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小学生们准备一些实用的科学实验教材,这些实用的教材意义就在于能够有效提示与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科学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有效为小学生们展示即将学习的科学概念与科学规律。

小学科学教师在为小学生们开展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用的科学器材来带领小学生们在科学实验的探究中提升科学自主探究能力。这些科学的小学实用实验器材不仅能够让小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科学发展的历程,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科学知识的自主获取。
        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溶解与分离》这一科学课程时,就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们准备好白砂糖、味精、面粉以及小石头等科学实验器材,这些器材都是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用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就可以要求同学们按照科学教师的具体要求将所准备的这些实用器材以此放入水中,并进行搅拌、观察。这时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对小学生们提出一些科学实验问题:所用器材在水中是怎样的形态,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时小学生们就开始动手操作,并根据教师的提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有效记录,在此过程中每位小学生都能够开动自己的脑筋、手口并用,以高效的科学探究方式来学习各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这一科学知识点。
        三、为学生提供由易到难的科学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们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师就要提前制定好相应的科学课程教学计划,能够在教学前进行相应科学知识点的备课,并且注重推动小学科学课堂不仅有一定的科学教学趣味性,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科学教学的深度。在此基础上,小学科学教师还应当不仅为小学生们带来有深度的科学阅读教材,还应当那个为他们带来适合他们学习的科学知识拓展,进而帮助小学生们有效的理解并接受。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就应当那个认真的分析好有关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遵循由简单到容易的科学教学方式与教学原则,有效的培养小学生们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杠杆的科学》这一科学课程中,小学生们在充分认识了杠杆的主要作用后,小学科学教师就应当推动小学生们积极地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并且说明在哪些地方运用了杠杆的科学性原理。之后再鼓励小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实际的科学思考:有什么工具是运用杠杆基础性原理进行设计的?并且它们为什么根据这一原理进行设计?再比如小学科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们学习有关“月球”的基础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小学生们首先对地球的基本知识进行回忆,比如地球的引力作用以及重力、空气密度等等然后再让小学生们根据地球的科学知识来思考月球上的引力、重力以及空气等相关内容进行科学思维的变通性思考。这种小学科学的变通型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生们打破科学的常规性思路,并且为小学生们开创好新的科学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训练了小学生们的科学变通性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加强学生对于小学科学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付向春.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68.
        [2]滕艳辉.浅谈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究学习[J].家长,2020(29):72+74.
        [3]桑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析[J].新教育,2020(2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